[发明专利]用于双目疲劳度测量装置的光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36460.9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0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董月芳;朱海龙;付威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3/10 | 分类号: | A61B3/10;A61B3/11;A61B3/14;A61B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韩飞 |
地址: | 21516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闪光融合 刺激 测量装置 刺激光源 反射测量 光学系统 集成模块 瞳孔对光 面光源 疲劳度 双远心 镜头 双目 红外照明光源 光照均匀度 一体化设计 表面设置 对光反射 二向色镜 光源设计 红外相机 频率模块 仪器测量 中央设置 多颜色 反射镜 颜色面 瞳孔 减小 人眼 成像 光源 测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双目疲劳度测量装置的光学系统,包括双远心镜头、红外相机、红外照明光源、刺激光和闪光融合频率集成模块、反射镜及二向色镜;所述刺激光和闪光融合频率集成模块的表面设置有刺激面光源,所述刺激面光源中央设置有亮点光源。本发明通过设置两个双远心镜头,每个镜头只对单个人眼成像,提高了仪器测量对光反射时间的瞳孔直径的测量精度;本发明的刺激光源模块和临界闪光融合频率模块一体化设计,减小了装置的体积,且刺激光源采用多种颜色面光源设计,光照均匀度高,在进行瞳孔对光反射测量时,人眼不适度明显降低,还可以进行多颜色瞳孔对光反射测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疲劳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双目疲劳度测量装置的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工作及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持续的体力劳动及脑力劳动导致人们经常在疲劳的状态下工作,在疲劳状态下工作,不仅工作效率低,重要的是还伴随着生产及人身安全等风险。
当人眼受到光刺激时,瞳孔缩小,称为瞳孔对光反射。瞳孔的收缩由眼动神经中的副交感神经支配的瞳孔括约肌完成,瞳孔的扩张由交感神经支配的瞳孔开大肌完成,两者在中枢相互协调彼此制约,从而实现复杂的瞳孔对光反射控制。瞳孔在外界光的刺激下,其直径由最大到最下的时间,称为瞳孔对光反射时间。当人处于疲劳状态时,瞳孔对光反射时间相对于人体处于精神状态时则要长。
临界闪光融合频率是受试者把闪烁光看成连续光时的最低闪光频率,是国内外较公认和普遍采用的疲劳评价方法之一。疲劳状态下,由于中枢功能倾向抑制性变化,觉醒度降低,人体的临界闪光融合频率下降。
现有的检查设备和方法的不足在于:
1.现有装置使用的测量镜头为单个普通物镜,对光反射时瞳孔直径的测量存在误差。
2.进行瞳孔对光反射时,刺激光源为单颗高亮度白光LED,人眼会明显存在不适,且刺激颜色单一。
装置集成度不高,刺激光源模块和临界闪光融合频率模块分开设计,增加了装置的体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双目疲劳度测量装置的光学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双目疲劳度测量装置的光学系统,包括双远心镜头、红外相机、红外照明光源、刺激光和闪光融合频率集成模块、反射镜及二向色镜;
所述刺激光和闪光融合频率集成模块的表面设置有刺激面光源,所述刺激面光源中央设置有亮点光源;
所述刺激光和闪光融合频率集成模块发出的刺激光和亮点光经所述反射镜反射后到达所述二向色镜,再经所述二向色镜反射至人眼;人眼的反射光和所述红外照明光源发出的照明光透射所述二向色镜,再经所述双远心镜头后到达所述红外相机。
优选的是,所述双远心镜头包括用于对左右两眼分别成像的两个,所述红外相机包括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双远心镜头上的两个。
优选的是,所述双远心镜头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套管,所述相机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插管;所述连接插管用于配合插设在所述连接套管内,以实现所述双远心镜头与相机的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连接插管的端面上设置有定位插柱,所述定位插柱的另一端具有弧形端面,所述连接套管的内壁上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开设有供所述定位插柱配合插入的定位孔。
优选的是,所述定位孔内壁上设置有弧形弹片,所述定位插柱的外壁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弧形弹片的弧形凹槽。
优选的是,所述定位孔为矩形孔,其相对的两内壁上均设置有所述弧形弹片;所述定位插柱为矩形柱体,其相对的两外壁上均开设有所述弧形凹槽。
优选的是,所述连接套管的内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锁紧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64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