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群红包异常行为识别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36779.1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84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孙家棣;马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06 | 分类号: | G06Q20/06;G06Q20/3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刘抗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益田路503***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包 异常 行为 识别 方法 装置 介质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技术领域,揭示了一种群红包异常行为识别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对红包收款行为信息点聚类,以划分为多个类;红包收款行为信息点最多的类,为中心类;获取中心类的红包收款行为信息点数目和收款数额之和;如果中心类的红包收款行为信息点数目大于数目阈值且收款数额之和大于和阈值,将中心类最早和最晚红包收款行为信息点时间差,作为收款行为持续时间;针对所有收款行为持续时间,确定时间阈值;如果信息点数目大于数目阈值,收款数额之和大于和阈值且最早和最晚红包收款行为时间差小于时间阈值,则该行为是异常收款行为。本发明提供了识别群红包异常行为方案,增强了犯罪识别能力,降低了金融风险。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手机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以扫码支付和电子红包为代表的新型交易方式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其中电子红包以其使用的便捷性和抢红包过程中的趣味性深受年轻人的欢迎。在金融领域某些应用产品中,不能在用户账户间直接转账和发红包,但可以通过群来发红包。
在现有技术的实现中,金融机构只对一般账户转账和一对一红包转账限制较为严格,基本都有单次转账数额限制和每日转账上限的限制,而对群红包限制较为宽松。一般金融机构认为群内由于人员较多,发红包一般不会产生违规行为,所以对其不加以限制。但是如果群内人员较少或者发款方和收款方事先约定好发红包的时间,就可能存在金融风险隐患。
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由于金融机构对群红包的监控比一般账户转账和一般红包直接转账更为宽松,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用来洗钱或者转移赃款等,无法识别群红包异常行为,也就无法识别可能存在的经济犯罪行为,存在金融风险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无法识别群红包异常行为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群红包异常行为识别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群红包异常行为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预定规则,对用户红包收款行为信息点进行聚类,以划分为多个类,所述类包括一个或多个红包收款行为信息点,所述红包收款行为信息点包括收款数额和时间,所述红包收款行为信息点与红包收款行为对应;
确定所述多个类中红包收款行为信息点最多的类,为中心类;
获取与所述中心类对应的红包收款行为信息点数目;
确定所述中心类中所有红包收款行为信息点的收款数额之和;
如果所述中心类对应的红包收款行为信息点数目大于预定数目阈值,且所述中心类中所有红包收款行为信息点的收款数额之和大于预定和阈值,确定所述中心类中最早和最晚的红包收款行为信息点的时间之差,作为针对该用户确定的中心类的收款行为持续时间;
针对用户集合中所有用户确定的所述收款行为持续时间,确定时间阈值;
如果用户在目标时间区间中红包收款行为信息点数目大于预定数目阈值,红包收款行为信息点的收款数额之和大于预定和阈值,且最早和最晚的红包收款行为信息点的时间之差小于所述时间阈值,判断该用户在目标时间区间内红包收款行为是异常红包收款行为。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群红包异常行为识别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模块,被配置为根据预定规则对目标时间区间内的红包收款行为信息点进行聚类,以划分为多个类;
后台统计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多个类中红包收款行为信息点最多的类,为中心类,获取与所述中心类对应的红包收款行为信息点数目,确定所述中心类中所有红包收款行为信息点的收款数额之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67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