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源式地下综合管廊热力蒸汽舱热废水冷却装置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236789.5 申请日: 2018-10-23
公开(公告)号: CN109442805A 公开(公告)日: 2019-03-08
发明(设计)人: 陈龙;赵丹丹;王勇;张清琳 申请(专利权)人: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F25B30/06 分类号: F25B30/06;E02D29/045
代理公司: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代理人: 唐万荣;乐综胜
地址: 430223 湖北省武***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循环水箱 埋地 蒸汽管道 出口端 阀门 地下综合管廊 冷却装置 热力蒸汽 循环水泵 热废水 入口端 源式 高温热废水 温度降低 综合管廊 排水管 回流端 积水坑 管廊 减小 冷却 排放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地源式地下综合管廊热力蒸汽舱热废水冷却装置,包括蒸汽管道、循环水箱、循环水泵和埋地管,蒸汽管道的出口端与循环水箱的入口端连接,循环水箱的出口端通过循环水泵与埋地管的入口端连接,埋地管的出口端通过管道分别与循环水箱的回流端和排水管连接;蒸汽管道与循环水箱之间连接有第一阀门,埋地管与循环水箱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二阀门,埋地管与管廊积水坑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三阀门。实现将综合管廊内部高温热废水温度降低至可排放温度的冷却,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源式地下综合管廊热力蒸汽舱热废水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是21世纪新型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的重要标准之一,它避免了由于埋设和维修管线导致道路重复开挖,充分的利用了地下空间,节约了土地资源,各地综合管廊建设对提高管廊质量新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地下综合管廊中入廊的热力管线含热水和蒸汽,当蒸汽管道入廊时需单独设置热力(蒸汽)舱敷设。蒸汽管道在长距离输送过程中会产生高温凝结水,这些高温凝结水若直接排至管廊积水坑会产生大量蒸汽,这不仅影响管廊日常维护,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由于现阶段地下综合管廊正处于大力发展的初期,针对综合管廊内高温凝结水排放的技术较少,目前蒸汽管道入廊的工程一般采用将高温凝结水引至地面直接排入市政排水系统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解决高温凝结水在管廊内部产生蒸汽的问题,但在市政道路表面积水沟和检查井内会产生大量蒸汽,对城市环境影响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地源式地下综合管廊热力蒸汽舱热废水冷却装置,实现将综合管廊内部高温热废水温度降低至可排放温度的冷却,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地源式地下综合管廊热力蒸汽舱热废水冷却装置,包括蒸汽管道、循环水箱、循环水泵和埋地管,蒸汽管道的出口端与循环水箱的入口端连接,循环水箱的出口端通过循环水泵与埋地管的入口端连接,埋地管的出口端通过管道分别与循环水箱的回流端和排水管连接;

蒸汽管道与循环水箱之间连接有第一阀门,埋地管与循环水箱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二阀门,埋地管与管廊积水坑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三阀门。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蒸汽管道的出口端设有疏水器。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循环水箱内设有液位计,埋地管的出口端设有温度传感器。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循环水泵将蒸汽管道内凝结的热水输送至管廊外部埋地管,埋地管内热水通过热交换将热量传至大地土壤。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均为电动阀门,即分别为第一电动阀门、第二电动阀门和第三电动阀门。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地源式地下综合管廊热力蒸汽舱热废水冷却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分别与液位计、温度传感器、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连接。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排水管的出口端联通至管廊积水坑。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循环冷却系统在循环水泵的驱动下使热废水在循环水箱和埋地管道之间不断循环,热废水热量在循环过程中通过热交换传入大地,从而达到降低热废水温度的目的;热废水温度降低后可直接排放至管廊内部积水坑,通过积水坑坑泵排至管廊外部排水系统,对管廊内部和管廊外部道路环境都不会产生大量蒸汽;实现将综合管廊内部高温热废水温度降低至可排放温度的冷却,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地源式地下综合管廊热力蒸汽舱热废水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67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