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油式全自动空气加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37001.2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95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闫高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H9/18 | 分类号: | F24H9/18;F23D11/00;F23D11/36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郑晋周 |
地址: | 030006***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油 全自动 空气 加热器 | ||
本发明属于火电锅炉节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油式全自动空气加热器,主要解决燃油式加热器安全性较差和热风温度调节不灵敏的问题。该空气加热器主要包括浇筑料耐火层、二级燃烧筒、一级燃烧筒、控制柜、油枪组件、电动调节阀、回油支管、压缩空气管接头等,本发明利用旋流片在油喷嘴处形成热烟气回流强化燃烧,利用孔径逐级增大的多级配风孔实现分期补充燃烧所需氧量,利用蓄热罩的蓄热性能强化燃油气化,利用压缩空气密封油枪套管,实现油枪在线维护,利用在线连继调节回油压力实现油枪出力自动可调。本发明大大提高了燃油式空气加热方式的安全性和热风温度的可控性,并解决了燃油式空气加热器的油枪无法在线维护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火电锅炉节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油式全自动空气加热器。
背景技术
为了节省火电锅炉在冷态启动时的用油量,我国的火电厂普遍采用了微油点火和等离子点火方式,这二种点火方式均要求锅炉在冷态启动时要有大量的热风满足暖磨和制粉的需要。而锅炉在冷态启动初期尚不能通过空气预热器来产生热风,因此需要通过特定方法将空气加热生成热风。目前常用的空气加热方法有二种,一种是蒸汽式暖风器,另一种是燃油式加热器,其中蒸汽式暖风器的优点是安全性好,风温调节灵敏,缺点是腐蚀严重、阻力大、成本高、易漏水、系统复杂等,而燃油式加热器的优点是加热速度快、系统简单可靠、成本低,缺点是安全性较差,雾化不良的残油有可能沉积在热风母管内烧损风管,也有可能造成磨煤机带火,形成安全隐患,且燃油出力无法及时调节,有可能造成热风超温,无法满足锅炉运行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燃油式加热器安全性较差和热风温度调节不灵敏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原理先进、结构简单的燃油式全自动冷风加热器,利用旋流片在油喷嘴处形成热烟气回流强化燃烧,利用孔径逐级增大的多级配风孔实现分期补充燃烧所需氧量,利用蓄热罩的蓄热性能强化燃油气化,利用在线连继调节回油压力实现油枪出力自动可调,大大改善了油枪的雾化效果和燃尽率,提高了安全性,并实现了热风温度的连续可调。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燃油式全自动空气加热器,包括热电偶(a、b、c)、浇筑料耐火层、支撑固定钢梁、二级燃烧筒、一级燃烧筒、控制柜、油枪组件、密封风管接头、电动调节阀、燃油管接头、回油支管、压力变送器、压缩空气管接头、手动截止阀、流量计,所述燃油管接头的入口通过钢管与锅炉现有来油母管连接,在该钢管靠近燃油管接头处焊接一路回油支管与回油母管连接,在该回油支管上安装电动调节阀,燃油管接头的出口通过焊接方式与油枪组件连接,并保持连通,在来油母管靠近燃油管接头处还安装有压力变送器,压力变送器位于回油支管引出点的下游,密封风管接头的入口与锅炉现有密封风母管连接,出口通过焊接方式与油枪组件连接,并保持连通,手动截止阀的入口通过钢管与锅炉现有杂用压缩空气母管连接,出口通过钢管与压缩空气管接头的入口连接,压缩空气管接头的出口通过焊接方式与油枪组件连接,并保持连通,油枪组件穿过锅炉现有热风母管的外壁,并伸入到热风母管的中心处,油枪组件的入口位于热风母管的外部,油枪组件的出口处的轴线与热风母管的中心轴线重合;油枪组件出口处的左侧安装有一级燃烧筒,一级燃烧筒的左侧以嵌入方式安装有二级燃烧筒,一级燃烧筒和二级燃烧筒利用支撑固定钢梁焊接在热风母管的内壁,二级燃烧筒左侧的热风母管的内壁安装有浇筑料耐火层,浇筑料耐火层的长度L1不应小于8米,一级燃烧筒右侧的热风母管的壁面上安装有热电偶c,并伸入到热风母管的内部,敷设有浇筑料耐火层的热风母管处安装有热电偶b,该热电偶安装在热风母管的外壁上,且位于热风母管的下部,浇筑料耐火层左侧的热风母管的壁面上安装有热电偶a,并伸入到热风母管的内部,油枪组件的右侧的热风母管内安装有流量计,油枪组件插入点与流量计之间的距离L2不能小于热风母管直径φ1的10倍,热电偶(a、b、c)、电动调节阀、压力变送器和流量计通过电缆和控制柜连接。
上述装置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学,未经山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70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蜂群银窝聚能静音装置
- 下一篇:卫生间热水流量固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