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37353.8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9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培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能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7 | 分类号: | G06F16/27;G06F21/64;H04L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思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94 | 代理人: | 范晓斌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设备 区块 数据处理 存储介质 检测装置 集合 云计算中心 发送检测 检测数据 接收检测 无用数据 运算效率 整体数据 物联网 存储 写入 访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数据处理方法包括:终端设备从检测装置接收检测数据,其中终端设备与检测装置设置于物联网中;终端设备访问设置于终端设备的区块链的区块,其中区块链设置于包括终端设备的终端设备集合中;终端设备将所接收的检测数据写入区块链的区块;以及终端设备向终端设备集合中的其他终端设备发送检测数据。本发明解决了云计算中心存储了大量的无用数据造成的整体数据运算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今后各种家庭电器以及大量传感器,包括嵌入在可穿戴设备里的传感器都会连网,从而产生极其大量的数据。关键业务数据及其他各类数据混合的大量数据发送和接收都需要通过云计算中心处理/或转发,造成整个物联网的效率非常低。
思科提出的雾计算和此发明接近,但其更偏重与硬件网络层面,雾计算网络主要由电信基础设置供应商建设,并没有在业务层面提供更贴近各个应用系统的适用性,并且在建设时可以由独立的第三方或应用系统开发方共同建设。
在物联网大力发展的情况下,数据的采集和云处理之间距离过长,并且云计算中心存储了大量的无用数据,导致数据运算整体的效率低。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由于云计算中心存储了大量的无用数据造成的整体数据运算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终端设备从检测装置接收检测数据,其中终端设备与所述检测装置设置于物联网中;终端设备访问设置于终端设备的区块链的区块,其中区块链设置于包括终端设备的终端设备集合中;终端设备将所接收的检测数据写入区块链的区块;以及终端设备向终端设备集合中的其他终端设备发送检测数据。
可选地,上述方法中,将所接收的检测数据写入区块链的区块的操作,包括:终端设备通过哈希运算,将检测数据转换为相应的哈希值;以及将哈希值写入区块链的区块。
可选地,上述方法中,还包括:终端设备通过互联网从服务器接收调取业务数据的指令,其中业务数据与服务器执行的数据业务相关联;终端设备响应于指令访问区块链的区块,并且从区块中获取与数据业务相关的检测数据作为业务数据;以及终端设备将所获取的业务数据发送至服务器。
可选地,上述方法中,从区块中获取与数据业务相关的检测数据的操作,包括:根据数据业务的类型确定所要获取的检测数据的类型;以及根据所要获取的检测数据的类型,在区块链中进行检索,获取与数据业务相关的检测数据。
本申请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通过互联网向终端设备发送调取业务数据的指令,其中,终端设备与检测装置设置于物联网中,并且配置为通过物联网从检测装置接收检测数据以及将所接收的检测数据写入区块链中;以及从终端设备接收作为业务数据的检测数据,其中区块链设置于包括终端设备的终端设备集合中。
本申请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由处理器执行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数据接收模块;用于通过终端设备从检测装置接收检测数据,其中终端设备与检测装置设置于物联网中;访问模块;用于通过终端设备访问设置于终端设备的区块链的区块,其中区块链设置于包括终端设备的终端设备集合中;写入模块;用于通过终端设备将所接收的检测数据写入区块链的区块;以及通知模块;用于通过终端设备向终端设备集合中的其他终端设备发送检测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能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能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73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