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区块链的海上作战数据的安全防护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37478.0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61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关振宇;卞良旭;刘建伟;李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9/32;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润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区块 海上 作战 数据 安全 防护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海上作战数据的安全防护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构建基于区块链的海上军用信息系统模型;以静态到动态逐步设计高效可验证PoS共识机制;构建高动态网络特性的可信数据存储机制;构建攻击溯源与追踪追责机制;构建数据可信存储的隐私保护机制。该方法针对海上编队作战数据的分布式可信存储、隐私保护与攻击溯源等需求,搭建海上编队作战数据私有链平台架构,有效满足多级安全网络信息系统间跨区域互联的实际需求,提高海上作战数据安全防护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海上作战数据的安全防护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作战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和相应的管理机制存在许多缺陷。目前采用的作战数据安全防护体系设计主要依赖于传统网络技术,基于中心式数据存储和处理方式,存在易于被敌军攻击、隐私易于暴露、安全难以保障等问题。因此,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作战数据安全防护体系的构建也要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创新,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军用信息保密要求,保障我军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区块链是随着比特币等数字加密货币的日益普及而逐渐兴起的一种去中心化基础架构。全网认证的独特工作机制使得区块链具备不可篡改、不可伪造的特点,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与稳定。经过几年的发展和改进,区块链逐渐成为了一种新型的分布式、去中心化、去信任化的技术方案。近年来,区块链已逐步脱离比特币,独立地成为网络技术创新的热点,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数据分布式存储技术,其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区块链技术在金融、经济、军事、科技、社会和生活等众多领域激发颠覆式创新,引发了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和应用。
根据实际作战情况,海上作战编队具有组织网络不固定、拓扑结构灵活多变等特性。在复杂多变的海上作战环境下,多信息处理需要更加灵活的数据体系结构支撑,保证信息传递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传统的中心式数据体系中,数据均交由中心节点进行处理和验证,一旦在海上作战中中心节点出现故障或被敌方截获损毁,整个海上编队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将会受到致命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海上作战数据的安全防护方法。该方法针对海上编队作战数据的分布式可信存储、隐私保护与攻击溯源等需求,搭建海上编队作战数据私有链平台架构模型,提高海上作战数据安全防护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海上作战数据的安全防护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海上作战数据的安全防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基于区块链的海上军用信息系统模型;以静态到动态逐步设计高效可验证PoS共识机制;构建高动态网络特性的可信数据存储机制;构建攻击溯源与追踪追责机制;构建数据可信存储的隐私保护机制。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的海上作战数据的安全防护方法,通过私有链安全模型构建技术、私有链共识技术和零知识证明等技术,在区块链系统中应用可验证抗偏置分布式随机数生成器,保证吞吐率与网络规模的前提下兼顾效率、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并且基于ABE的分级多中心链上数据访问控制方案和可追踪可溯源的群组匿名认证技术,突破细粒度动态管理和跨域认证技术,同时结合区块链模型的全网公开特性,形成一套支持多安全等级、跨信任域、攻击可溯源等功能的可信数据存储机制,有效满足多级安全网络信息系统间跨区域互联的实际需求,并实现对存储数据实体的有效追溯,并且还可以减弱系统对于中心节点的依赖性,增强了海上编队数据安全体系的鲁棒性和安全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的海上作战数据的安全防护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74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