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盐碱地海水稻丰产性的栽培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237631.X 申请日: 2018-10-23
公开(公告)号: CN109328927A 公开(公告)日: 2019-02-15
发明(设计)人: 齐绍武;吴朝晖;刘建兵;吴俊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齐绍武
主分类号: A01G22/22 分类号: A01G22/22
代理公司: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代理人: 尚欣
地址: 410000***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合理密植 丰产性 盐碱地 农业种植领域 栽培 盐碱地土壤 水稻 淡水洗盐 理化性质 配套措施 品种选择 水层管理 水稻栽培 水稻增产 追肥 腐殖酸 枸溶性 轮作 有机肥 覆膜 耕翻 管控 培肥 洗盐 壮秧 整地 水系 土壤 环节 建设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盐碱地海水稻丰产性的栽培方法,主要属于农业种植领域,包含以下步骤,水系建设→空季耕翻培肥→洗盐→品种选择→培养壮秧→平田整地→合理密植→追肥→水层管理等配套措施,在海水稻栽培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严格管控,综合设置,可以有效的改善盐碱地土壤的理化性质,长期通过以上方式轮作,可以增加土壤团结颗粒,有效的抑制盐分,通过覆膜后淡水洗盐的方式,可以显著的减少淡水使用量,通过合理密植,增施枸溶性腐殖酸有机肥,能显著的使海水稻增产增量,每亩产量能达到800公斤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盐碱地海水稻丰产性的栽培方法,特别适合滩涂种植水稻丰产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全世界有1/3的土地是盐碱地,在我国也存在大面积的盐碱化土地,约有3000万hm2,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开发利用盐碱地使其用于农作物生产,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水稻是耐盐碱作物,也是沿海地区盐碱地的先锋作物。在水资源较充足的沿海滩涂地区,种植耐盐水稻品种,可以实现以稻治涝、以稻治盐的盐碱地农业利用和开发。盐碱地土壤盐分含量高往往造成水稻成秧率低、分蘖数大幅减少、抽穗困难、产量大幅降低等问题。降低土壤含盐量是盐碱地水稻种植的主要措施。生产上主要通过洗盐使土壤含盐量降低,通过灌水压盐达到维持水稻正常生长的目的。此外,在盐碱地改良过程中,耕作措施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部分,其对盐碱土的改良作用备受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同时也是经济有效的改良方式。

海水稻是一种可以在沿海滩涂、盐碱地正常生长的耐盐碱水稻,是我国发现的水稻新物种,它具有抗盐碱、抗淹、抗倒伏等特点。全球有9.5亿公顷盐碱地,而我国盐碱地就有1亿公顷。海水稻种植能够有效节约淡水资源,增加耕地面积,有利于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对于解决我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由于海水稻产业还处在起始阶段,相关研究文献实乃鲜见,就已有的相关文献来看,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品种培育方面,MUTMAP(一种新的通过全基因测序定位基因的方法)能够加快耐盐碱水稻新品种的选育,并通过此法培育出一种“kaijin”的新品种,其产量、品质、相关农艺性状与亲本品系没有差异。而“海稻86”作为一种比较古老的稻种,通过对其进行全基因测序、转录组分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其蕴含大量盐诱导基因,其中不乏一些从未发现过的基因表达,为以后培育多种耐盐碱新品种提供了更多可能。利用互花米草耐盐性高、繁殖力强等优势与水稻高产优势相结合,实现海水稻高产优质并存。在利用价值方面,经检验,海水稻种植能够有效改良土壤盐碱化,降低盐碱度,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和生态价值。海水稻的推广种植能够节约淡水资源,有效解决面源污染及食品安全问题,商业价值潜力也很大。海水稻营养价值高,经检验海水稻膳食纤维是精白米的1.3倍,硒为7.2倍,富含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花青素,更有益于人体健康。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家庭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人们不再单单注重食物的数量而更加注重营养搭配,可以预见海水稻具有广阔的市场。从以上研究方向可以看出,目前很少涉及到针对有针对海水稻增产方面的研究,所以本发明提供一种种植方法可以有效的使海水稻增产。

发明内容

针对海水稻滩涂种植,由于盐碱度过高,导致水稻生育期延后、成熟度不好、种植产量低、耗费大量淡水资源、投入成本高等问题,现提供一种栽培方法,用以大幅度开发沿海滩涂地,降低盐碱地盐度碱度,提高海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种提高盐碱地海水稻丰产性的栽培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水系建设:沿海滩涂盐碱地种稻必须配套健全田间灌排水系统,严格控制地下水位,保证排水降盐畅通。沿海滩涂条田设置为60m×200m,条田的两头设灌水干渠和排水干渠,灌水干渠和排水干渠严格分开,严禁串灌串排,排/灌水干渠深2~2.5m、宽2.3-2.5m,条田两侧设立条沟,南北方向,条沟深应在1.5~2.0m,沟宽2~2.5m,条田两侧的条沟按灌和排分开,条沟一般是排(降)盐或控制返盐的关键工程,通过以上的设置,可以快速的进行排灌水,条沟和干渠中还可以种植低矮的吸盐植物,进一步降低土壤盐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齐绍武,未经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齐绍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76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