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纱线卷绕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37847.6 | 申请日: | 2014-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61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中山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H54/24 | 分类号: | B65H54/24;B65H6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李文屿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纱线 卷绕 | ||
本发明涉及纱线卷绕机。纺纱机(10)包括:第1纺纱单元(1a),卷绕第1纱线而形成第1卷装;第2纺纱单元(1b),以沿着规定方向(D)与第1纺纱单元(1a)相邻的方式配置,并卷绕第2纱线而形成第2卷装;以及接纱装置(90),仅相对于第1纺纱单元(1a)和第2纺纱单元(1b)共用设置,在第1纺纱单元(1a)中进行第1纱线的接纱,在第2纺纱单元(1b)中进行第2纱线的接纱。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410445966.6、申请日为2014年9月3日、发明名称为“纱线卷绕机”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纱线卷绕机。
背景技术
已知包括多个纱线卷绕单元的纱线卷绕机,所述纱线卷绕单元卷绕纱线而形成卷装。在这种纱线卷绕机中设有接纱装置,所述接纱装置例如在为了除去纱线缺陷而切断纱线等时连接供给侧的纱线和卷装侧的纱线。接纱装置有设置于每个纱线卷绕单元的情况和相对于20个以上、40个以下纱线卷绕单元共用设置的情况。在接纱装置相对于多个纱线卷绕单元共用设置的情况下,该接纱装置构成为可相对于20个以上、40个以下纱线卷绕单元移动(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5-3305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每个纱线卷绕单元设置一个接纱装置的情况下,当各纱线卷绕单元中的接纱次数较少时,接纱所需的接纱装置的数量过剩,成本效益降低。在相对于20个以上、40个以下纱线卷绕单元共用设置一个接纱装置的情况下,当各纱线卷绕单元中的接纱次数较多时,接纱所需的接纱装置的数量不足,卷装的生产率降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成本效益下降和卷装的生产率下降这两者的纱线卷绕机。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纱线卷绕机包括:第1纱线卷绕单元,卷绕第1纱线而形成第1卷装;第2纱线卷绕单元,以沿着规定方向与第1纱线卷绕单元相邻的方式配置,并卷绕第2纱线形成第2卷装;以及接纱装置,仅相对于第1纱线卷绕单元和第2纱线卷绕单元共用设置,在第1纱线卷绕单元与第2纱线卷绕单元的每一个中进行接纱。
在该纱线卷绕机中,接纱装置仅相对于第1纱线卷绕单元和第2纱线卷绕单元共用设置。因此,即使各纱线卷绕单元中的接纱次数较少,与一个接纱装置设于一个纱线卷绕单元的情况相比,接纱所需的接纱装置的数量难以变得过剩。另外,即使各纱线卷绕单元中的接纱次数较多,与一个接纱装置相对于20个以上、40个以下纱线卷绕单元共用设置的情况相比,接纱所需的接纱装置的数量难以不足。因此,根据该纱线卷绕机,能够抑制成本效益下降和卷装的生产率下降这两者。
在本发明的纱线卷绕机中,也可以是,接纱装置设置成可沿着规定方向在第1纱线卷绕单元中的第1接纱位置与第2纱线卷绕单元中的第2接纱位置之间移动。该情况下,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使第1纱线卷绕单元和第2纱线卷绕单元共有接纱装置。
在本发明的纱线卷绕机中,也可以是,接纱装置超出了如下区域的移动被限制,所述区域是指第1纱线卷绕单元中的与第2纱线卷绕单元相反一侧的端部与第2纱线卷绕单元中的与第1纱线卷绕单元相反一侧的端部之间的区域。该情况下,由于接纱装置的移动距离变短,能够缩短各纱线卷绕单元中的接纱的等待时间。
也可以是,本发明的纱线卷绕机还包括:第1框架,沿着第1纱线卷绕单元中的与第2纱线卷绕单元相反一侧的端部设置,并至少支承第1纱线卷绕单元的一部分;以及第2框架,沿着第2纱线卷绕单元中的与第1纱线卷绕单元相反一侧的端部设置,至少支承第2纱线卷绕单元的一部分,接纱装置设置成可沿着规定方向在第1框架与第2框架之间的区域移动,并超出第1框架与第2框架之间的区域的移动被限制。该情况下,由于无需设置使接纱装置移动的专用空间,能够增大纱线卷绕机的布局的自由度。而且,由于无需在第1框架和第2框架上设置使接纱装置通过的开口,例如与设置该开口的情况相比,能够以较少的材料确保第1框架和第2框架足够的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村田机械株式会社,未经村田机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78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