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锌微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39127.3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08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许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C01G9/02 | 分类号: | C01G9/02;B82Y40/00 |
代理公司: | 绍兴普华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4 | 代理人: | 康秀华 |
地址: | 312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锌 纳米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锌微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ZnCl2和ChCl按摩尔比2:1配制成ZnCl2/ChCl低共熔溶剂;(2)在ZnCl2/ChCl低共熔溶剂中加入与低共熔溶剂体积比为1~2:1的蒸馏水,室温下搅拌均匀,再用氨水调节pH值至8~10,得到乳白色溶液;(3)将乳白色溶液转移至聚四氟内衬的水热合成反应釜中,再置于烘箱中120~160℃进行水热反应,后经冷却、离心、洗涤、干燥得到白色粉末状固体;(4)将白色粉末状固体转移至管式炉中,空气气氛中450~550℃煅烧,冷却后得到白色ZnO微纳米材料。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ZnO微纳米材料形貌可控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以ZnCl2/ChCl低共熔溶剂为原料制备氧化锌微纳米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氧化锌(ZnO)俗称锌白,作为一种典型的II-VI族直接带隙n型半导体材料,在化学工业、医药、能源、光催化降解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ZnO微纳米材料在波长低于387nm的紫外光照射下,可激发产生光生电子-空穴对,生成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自由基(·O2–)等具有强氧化能力的活性自由基,可用于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等污染物。因此,ZnO微纳米材料的制备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关注。目前,制备ZnO微纳米材料的方法主要包括水热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溶胶凝胶法和化学沉淀法等。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制备方法获得的ZnO微纳米材料在形貌和微观结构上有较大的区别,并最终影响ZnO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其应用性能(A.Moezzi et al.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12,185-186:1-22)。因此,有关ZnO微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已经成为了研究热点。
低共熔溶剂(DESs)是由氢键受体(HBA)(一般为季铵盐)与氢键供体(HBD)(一般为羧酸、多元醇、尿素等)或由季铵盐与金属盐类物质在一定按一定摩尔比混合,通过氢键相互作用而自缔合形成的一种共熔盐,其凝固点显著低于各个组分纯物质的熔点(E.L.Smithet al.Chemical reviews,2014,114:11060-11082)。低共熔溶剂的物理化学性质与离子液体非常相似,因此也有学者把它归为一类新型离子液体或离子液体类似物。例如,由尿素(Urea)和氯化胆碱(ChCl)按照摩尔比2:1组成的Urea/ChCl低共熔溶剂,其熔点为12℃(远低于Urea的熔点:132~135℃和ChCl的熔点:302~305℃)。低共熔溶剂具有制备简单、溶解性强、生物相容性好和易回收使用等优点,作为一种新型绿色溶剂在ZnO等微纳米材料制备领域已有一定的应用。例如,李奡麒等采用Urea/ChCl低共熔溶剂辅助水热法合成分层球状微/纳米ZnO晶体(李奡麒等.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5,36:165-170)。目前所报道的采用低共熔溶剂制备ZnO微纳米材料的方法,主要是先利用低共熔溶剂的强极性溶解ZnO,然后在反溶剂存在下通过水热反应来调控ZnO微纳米材料的形貌,而有关直接采用锌盐本身形成的低共熔溶剂来制备ZnO微纳米材料,尚未见公开文献报道。研究表明,将ZnCl2和ChCl按一定摩尔比混合可得到ZnCl2/ChCl低共熔溶剂(A.P.Abbott et al.Journal of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2007,599:288-294)。如果采用ZnCl2/ChCl低共熔溶剂为锌源制备ZnO微纳米材料,利用ChCl与ZnCl2之间的相互作用使ZnCl2处于结构有序状态,从而有效调控ZnO微纳米材料的形貌和微观结构,那么这将为ZnO微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氧化锌微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具有制备过程简单、反应条件温和、ZnO微纳米材料形貌可控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文理学院,未经绍兴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91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