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集料-砂浆界面断裂规律的沥青混凝土损伤预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40305.4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4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胡靖;钱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3/046 | 分类号: | G01N23/04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王美章 |
地址: | 21009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断裂 损伤 集料 细观结构 砂浆 预测 沥青混凝土 规律分析 集料颗粒 空间参数 预测模型 耗散 建模 传统沥青混凝土 数值计算结果 粘弹性材料 参数计算 断裂行为 断裂状况 集料空间 评价指标 三维分形 断裂能 球形度 输出 | ||
1.一种基于集料-砂浆界面断裂规律的沥青混凝土损伤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细观结构建模
利用X-Ray CT设备建立不同集料颗粒的空间细观结构模型,结合粘弹性材料本构与断裂能参数计算集料-砂浆界面断裂状况;
S2、界面断裂规律分析
根据步骤S1得到的不同集料颗粒的空间细观结构模型以及集料-砂浆界面断裂状况获取集料-砂浆界面断裂耗散能,提取所述集料-砂浆界面断裂耗散能作为界面断裂行为的评价指标,并计算对应集料的四项空间参数:体积、表面积、球形度与三维分形值;
S3、损伤预测模型
以集料四项空间参数作为输入值,断裂耗散能作为输出值,建立集料空间参数与损伤状况的预测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集料-砂浆界面断裂规律的沥青混凝土损伤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包括如下子步骤:
S1.1、选取多个集料颗粒作为统计对象,采用X-Ray CT设备对所有集料颗粒进行扫描,获取集料颗粒的断层扫描图像数据;
S1.2、根据步骤S1.1所得的各集料颗粒断层扫描图像数据,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建立各集料颗粒的空间细观结构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集料-砂浆界面断裂规律的沥青混凝土损伤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是:根据步骤S1.2所得集料颗粒的空间细观结构模型,一方面进行空间图像分析,计算集料颗粒的四项空间参数:体积,表面积,球形度与三维分形维数,另一方面采用数值软件模拟集料-砂浆界面断裂行为,并获取界面断裂耗散能指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集料-砂浆界面断裂规律的沥青混凝土损伤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
S3.1、以集料颗粒四项空间参数为输入端数据,对应的断裂耗散能指标为输出端数据,建立基于BP算法的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得出四项空间参数与断裂耗散能间的预测关系;
S3.2、根据步骤S3.1所得预测关系,依据沥青混凝土集料特征开展损伤状况预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集料-砂浆界面断裂规律的沥青混凝土损伤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选取集料颗粒的粒径范围为2.36mm~16mm,颗粒数量大于200颗,以确保足够的样本数;所选取的集料颗粒放置于多层格状模具中,并通过X-Ray CT进行扫描,扫描分辨率为10μm~100μm,扫描间距为0.1mm~0.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集料-砂浆界面断裂规律的沥青混凝土损伤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采用MATLAB软件编写具备批量处理功能的集料颗粒识别与提取程序,通过MATLAB函数im2bw对集料颗粒的断层扫描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建立不同集料颗粒的空间结构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集料-砂浆界面断裂规律的沥青混凝土损伤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采用MATLAB软件根据集料颗粒二值图像的像素数与扫描间距,结合图像分辨率尺寸可计算集料颗粒的体积与表面积,进一步地,可由体积与表面积经过公式换算得到集料颗粒的球形度;
通过MATLAB软件编写集料颗粒的三维分形维数计算程序,三维分形维数计算的网格尺寸范围为1倍分辨率~100倍分辨率间,通过上述过程获得集料颗粒的四项空间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030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