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40417.X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51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大田和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C11/01 | 分类号: | B60C11/01;B60C1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旭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2 | 代理人: | 王轶;李伟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轮胎 | ||
一种充气轮胎(10),其胎肩陆地部(42)具备:形成在沿轮胎周向延伸而设置在接地端(E)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Wi)的细沟(60)与胎肩主沟(36B)之间的主体陆地部(421),主体陆地部具备:与沿轮胎周向而设置的胎肩主沟(36B)邻接的接触区域(421A)、以及沿轮胎周向(C)而设置在细沟与接触区域之间的非接触区域(421B)。接触区域是在正规载荷状态下与路面接触的区域,非接触区域是:轮胎宽度方向外侧(Wo)以在细沟呈开口的方式而向比胎面表面更靠轮胎径向内侧凹陷,且在正规载荷状态下不接触路面的区域。当非接触区域的沿轮胎宽度方向的长度为W1,主体陆地部的沿轮胎宽度方向的长度为Rw时,0.2Rw≦W1≦0.5Rw。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充气轮胎具有如下倾向:通常,行驶时,在胎面部的胎肩陆地部的接地端附近,接地压力较高。其结果,与胎面部的其它陆地部相比,有时发生胎肩陆地部的接地端附近的磨损量变大这样的偏磨损。
日本特开2009-143300号以及日本特开平6-239109号公开了下述的轮胎,即,在胎肩陆地部的接地端附近设置有: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的细沟,将胎肩陆地部划分为: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主体陆地部和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牺牲陆地部,从而能够降低:实质上对轮胎性能的帮助较大的主体陆地部的偏磨损。
发明内容
然而,如上述文献所述,通过细沟,即便将胎肩陆地部划分成牺牲陆地部和主体陆地部,有时主体陆地部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接地压力会高于内侧的接地压力,从而在主体陆地部产生偏磨损。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在胎肩陆地部发生的偏磨损的充气轮胎。
根据本实施方式,提供下述[1]~[10]的方案。
[1]一种充气轮胎,其在胎面部具备: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的多个主沟、以及通过所述主沟而被划分出的多个陆地部,所述主沟具备:设置在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胎肩主沟,所述陆地部具备:形成在所述胎肩主沟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胎肩陆地部,所述胎肩陆地部具备:沿着轮胎周向延伸而设置在接地端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细沟、形成在所述细沟与所述胎肩主沟之间的主体陆地部、以及形成在所述细沟与所述接地端之间的牺牲陆地部,所述主体陆地部具备:与沿着轮胎周向而设置的所述胎肩主沟相邻接的接触区域、以及沿着轮胎周向而设置在所述细沟与所述接触区域之间的非接触区域,所述接触区域是:将充气轮胎组装于正规轮辋,并以填充了正规内压的状态而垂直地置于平坦的路面上,在被施加有正规载荷的正规载荷状态下与路面接触的区域,所述非接触区域是:轮胎宽度方向外侧以在所述细沟处呈开口的方式而朝向比胎面表面更靠轮胎径向内侧凹陷而成的,且在所述正规载荷状态下不接触路面的区域,当将所述非接触区域的沿着轮胎宽度方向的长度设定为W1,将所述主体陆地部的沿着轮胎宽度方向的长度设定为Rw时,使得0.2Rw≦W1≦0.5Rw。
[2]根据上述[1]记载的充气轮胎,其中,当将所述非接触区域的深度设定为W2,将所述胎肩主沟的沟深度设定为D时,使得0.2D≦W2≦0.25D。
[3]根据上述[1]或[2]记载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非接触区域的深度比所述细沟的沟深度还浅。
[4]根据上述[1]~[3]中任意一项记载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胎面部具备带束,所述非接触区域被配置成:在轮胎宽度方向上,与位于轮胎径向最内侧位置的所述带束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端重叠。
[5]根据上述[4]记载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胎面部具备:在轮胎径向上层叠的多个带束,所述非接触区域被配置成:在轮胎宽度方向上,与位于轮胎径向最内侧位置的所述带束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端重叠。
[6]根据上述[1]~[5]中的任意一项记载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非接触区域具备与胎面表面平行的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04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层冠带层和使用该薄层冠带层的低重量轮胎
- 下一篇:充气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