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总线的虚拟设备管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40985.X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25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曲一萍;陈刚;张聪;刘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9/455 | 分类号: | G06F9/455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邓世燕 |
地址: | 610036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总线 虚拟 设备管理 方法 | ||
1.一种基于双总线的虚拟设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分布式作为整体架构,分层模型作为框架内部结构,在分层模型中,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通过定义清晰的接口进行调用和消息传递;框架整体架构分为框架运行实例和服务总线层,所述框架运行实例内部的层次分为设备抽象层、设备总线层、具体服务层,其中:所述设备抽象层提供对具体设备操作的静态方法,对于同一类型的设备生成相同的动态库供设备总线层调用;所述设备总线层通过设备虚拟化总线在系统中建立统一的设备访问标准,对挂载在节点上的各种设备统一管理,使得数据处理和服务集中在业务流程的处理上;所述具体服务层提供对具体设备的服务,对于不同设备通过调用设备总线层的设备功能接口来提供不同的服务;所述服务总线层位于任意位置,采用分布式数据库实现并进行自动同步,提供对具体设备服务的抽象,包括如下步骤:
1)每个节点的服务向服务总线提供服务属性信息,完成服务的注册;
2)服务总线将全部节点提供的具体服务全部抽象,屏蔽具体服务,发布给外部客户端调用;
3)根据服务的节点编号参数,查询LDAP的节点信息树,完成对访问服务应用的认证,鉴权功能;
4)查找到相应节点的IP地址以及端口,转发相应服务,对本节点的服务请求直接调用服务,对非本节点的服务请求,分析节点的位置把服务访问转发到相应的节点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总线的虚拟设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抽象层提供的对具体设备操作的静态方法包括:
1)提供连接、关闭设备,设备进行初始化的抽象方法;
2)提供对设备进行读、写数据操作的抽象方法;
3)提供对设备进行I/O控制的抽象方法,包括设备查询和设备控制;
4)提供对设备进行错误查询的抽象方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双总线的虚拟设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总线层对挂载在节点上的各种设备进行统一管理的方法包括:
1)在软件启动、运行过程中,记录各个环节的重要事件信息,并写到日志文件中,便于软件运行状态追溯与软件问题跟踪;
2)维护设备链表,包括设备链表初始化、查找设备链表的设备信息、更改设备信息功能,实现对设备的挂载和卸载;
3)维护本节点各设备状态,并及时转发给上层系统,包括设备打开和上电、设备关闭和断电、设备错误查询功能;
4)设置设备的工作模式,并接收上级应用的命令切换系统的工作模式和上电状态;
5)对设备的接口进行统一,对上提供单一的设备调用接口,包括对设备进行读、写数据操作抽象功能统一接口,对设备进行I/O断开控制功能接口,设备查询和设备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双总线的虚拟设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体服务层提供的服务包括:
1)软件启动时,启动服务并发布服务;
2)维护服务动态表;
3)提供查看服务动态表信息功能;
4)提供设备具体服务,包括用户的认证和鉴权,控制类服务的独占判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双总线的虚拟设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维护服务动态表的操作包括:服务控制动态表初始化、更改设备控制状态、增加设备、为设备添加句柄、相应设备中写入相应服务、释放服务控制动态表、向指定服务的推送列表增加用户、向指定服务的推送列表删除用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双总线的虚拟设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供查看服务动态表信息功能包括:查看设备句柄、查看设备是否被控制、查看服务的推送列表、查看用户是否在推送列表中、从服务信息LDAP数据库中取出相应设备的推送服务、查找相应设备名或设备编号的列表索引、查找设备编号是否为指定设备类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总线的虚拟设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属性信息包括:服务名称、服务类型、操作名称和数量、服务的文本描述、WSDL描述、服务的输入和输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总线的虚拟设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运行实例中的数据传输通过进程全局资源实现,框架运行实例与服务总线以及用户与服务总线的接口通信使用TCP或UDP的socket,用户和框架运行实例的通信采用SOAP协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098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