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包大容量固态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41526.3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7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德财;张劢;吴彬杰;魏佳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巨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5 | 分类号: | H01M10/0585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4200 福建省南***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芯主体 热熔胶薄膜 负极极耳 软包装膜 固态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正极极耳 大容量 软包 大电流充放电 负极 电池内部 液体原料 包覆 热封 制程 封装 应用 抽出 电池 吸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包大容量固态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及其应用,包括电芯主体和包覆在电芯主体外侧的软包装膜,所述电芯主体的正、负极分别连接有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所述正极极耳与负极极耳上均贴有热熔胶薄膜,所述热熔胶薄膜与软包装膜之间热封在一起。本发明设计合理,采用软包装膜与热熔胶薄膜将电芯主体与正、负极极耳封装起来,同时电池中液体原料添加少,且在制程过程中基本没被吸收或抽出,使得电池内部基本不含有可自由流动的液体成分,具有安全性高、性能稳定、液态含量低、可通过大电流充放电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包大容量固态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大范围应用的锂离子电池常采用硬壳包装,且内部存在较多液态电解液成分,如果发生短路、过充过放、挤压针刺等意外时,容易发生爆炸、漏液腐蚀、起火等安全事故。而硬壳的质量相对较高,导致电池产品的能量密度偏低。
此外,对于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尤其是单体容量超过50Ah,甚至200Ah以上时,可以采用无并联的电池系统结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电池安全性,电池管理系统也能实时监控到系统内的每一块电芯。而对于无并联的单体电池,对于大电流充放电的要求较高,需要设计降低电池内阻及发热。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软包大容量固态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及其应用,不仅设计合理,而且安全性高、性能稳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软包大容量固态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包括电芯主体和包覆在电芯主体外侧的软包装膜,所述电芯主体的正、负极分别连接有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
进一步的,所述电芯主体包括多个正极片和多个负极片,多个正极片与多个负极片沿竖向依次交替层叠布置,且在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通过S形卷绕的隔膜隔离。
进一步的,所述正极片与负极片均包括涂布区,所述涂布区的一端部设有向外延伸的极耳区,多个正极片的极耳区相互重叠在一起并与正极极耳固联;多个负极片的极耳区相互重叠在一起并与负极极耳固联。
进一步的,所述正极片的片数比负极片的片数少一个,位于最上层和最下层负极片的涂布区的两侧面或者于靠近正极片的一侧面涂覆活性材料,其余负极片的涂布区两侧面与正极片的涂布区两侧面也均涂覆有活性材料。
进一步的,多个正极片的极耳区与多个负极片的极耳区位于同一侧或不同侧。
进一步的,多个正极片的极耳区与多个负极片的极耳区宽度相同,且均超过与其相连的涂布区宽度的1/3;正极片的涂布区尺寸小于负极片涂布区的尺寸,正极片的涂布区在竖直方向完全被负极片的涂布区覆盖。
进一步的,所述正极片为铝箔或涂炭铝箔材料;所述负极片为铜箔或涂炭铜箔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正极极耳与负极极耳上均贴有热熔胶薄膜,所述热熔胶薄膜与软包装膜之间热封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正极极耳为铝制薄片;所述负极极耳为铜或镍或铜镀镍薄片。
本发明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软包大容量固态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将上述的软包大容量固态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应用于动力电池及电化学储能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本发明设计合理,采用软包装膜与热熔胶薄膜将电芯主体与正、负极极耳封装起来,同时电池中液体原料添加少,且在制程过程中基本被吸收或抽出,使得电池内部基本不含有可自由流动的液体成分,具有安全性高、性能稳定、液态含量低、可通过大电流充放电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构造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面构造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巨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巨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15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