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电力线路的建模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42060.9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78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发明(设计)人: | 陈锡祥;马宇辉;袁法培;王昌;李宏雯;李天宁;丁小蔚;陈梁金;朱志刚;刘燕平;章李刚;黄世晅;蔡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8 | 分类号: | G06F30/18;G06F30/20;G06F16/29;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310007***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三维 地理信息系统 电力 线路 建模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电力线路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确定目标杆塔,所述目标杆塔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步骤2:确定两个杆塔之间连接导线的起点连接件和终点连接件,根据DEM数据,确定导线连接的起点坐标和终点坐标,以及连接线的法向量信息;
步骤3:根据导线连接的起点坐标、终点坐标及连接线的法向量信息,计算导线连接的出线方向;
步骤4:根据导线连接的起点坐标、终点坐标和所述导线连接的出线方向,确定起、终点连线的中点;
步骤5:根据计算连接导线的弧垂信息,对所述起、终点连线的中点进行调整,得到导线最终的垂点;
步骤6:根据导线的总重量及导线材料规格对应的弹性系数,得到导线沿起、终点方向的延伸长度及拐点位置;
步骤7:根据起点坐标、垂点坐标、终点坐标及导线连接的出线方向,构造曲线,作为连接导线的中心线;
步骤8:根据导线中心线构建分裂导线实体模型,进而对电力线路进行建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电力线路的建模方法,其中,所述步骤2:根据DEM数据,确定导线连接的起点坐标和终点坐标,具体为:根据DEM地形高程数据和杆塔的经纬度坐标,进而得到导线连接的起点三维坐标和终点三维坐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电力线路的建模方法,可支持双分裂、三分裂、四分裂、六分裂、八分裂的导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电力线路的建模方法,其中,所述步骤5:计算连接导线的弧垂信息,具体为:
其中,f为弧垂值,l为导线连接的起点到终点的距离,为海拔高差角,d为导线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电力线路的建模方法,其中,所述步骤5:计算连接导线的弧垂信息,对所述起、终点连线的中点进行调整,得到导线最终的垂点,具体为:确定起、终点连线的中点坐标为(Cx,Cy,Cz),弧垂值为f,将中点坐标向重力方向移动弧垂值大小的距离,得到导线最终的垂点坐标为(Cx,Cy,Cz-f)。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电力线路的建模方法,其中,所述步骤8:根据导线中心线构建分裂导线和间隔棒的优化模型,具体包括:
步骤8-1:创建一个以所述中心线起点方向为法向的平面,在该平面上,将中心线起点作为分裂导线的起点中心位置;
步骤8-2:根据分裂间距,通过平移创建出分裂导线的起点;
步骤8-3:在分裂导线的起点位置,以中心线起点方向为法向,绘制导线直径大小的圆,以圆为轮廓、中心线为路径,拉伸出分裂导线实体模型;
步骤8-4:根据分裂导线的外形与中心线信息,确定间隔棒的间距及其在分裂导线上的位置;
步骤8-5:确定每个间隔棒所在分裂导线位置点的法向量信息,将各个位置点的法向量作为间隔棒的放置走向;
步骤8-6:根据间隔棒间距、其在分裂导线上的位置、放置走向、导线分裂间距放置间隔棒,构建间隔棒的优化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206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语音合成功能的广播系统
- 下一篇:微电网仿真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