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42590.3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59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陈绩峰;潘艺锋;张琼华;陆跃;史彩明;陈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凯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1 | 代理人: | 徐丁峰 |
地址: | 21180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臭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臭剂。该除臭剂以水溶性脱硫剂、多元酸为主要除臭成分,二者在提高除臭效率方面具有二元协同作用有效去除环境中的硫化氢和硫醇等含硫恶臭气体、氨气和有机胺等氨味气体;对本发明的除臭剂辅以绿色植物液、活化剂及食用香精,可高效去除环境中的硫化氢和硫醇等含硫恶臭气体、氨气和有机胺等氨味气体以及挥发性有机臭气的除臭剂,同时具有环保、高效作用、可持久控制恶臭等优点。本申请提供的除臭剂的除臭效率可达到85%~99.9%,可对多种废气如硫化氢、硫醇、氨气、有机胺、甲烷、VOC等进行除臭,适用于垃圾填埋场、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厂等臭气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恶臭是指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快及损坏生活环境的气体物质(国家标准GB14554-93),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市政污水、污泥处理及垃圾处置设施,例如污水处理厂的排污泵站、初沉池、污泥浓缩池、污泥脱水和干化房,垃圾中转站、填埋场,养殖场和一些化工、医药企业。长期的呼吸带有臭气的空气,对人的身心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恶臭气体主要包括五类:一类含硫化合物,主要为硫化氢、硫醇、硫醚;二类含氮化合物,主要为胺类、氨、尿素、烟碱等;三类卤素及衍生物,如氯气、卤代烃等;四类烃类,如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五类含氧有机化合物,如醇、酚、醛酮、有机酸等。不同的恶臭源有不同的恶臭气体,例如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泵房产生的主要恶臭气体为硫化氢,污泥消化池产生氨气和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垃圾堆肥场地产生氨气、胺、硫化物、芳香族和二甲基硫等;污泥烘干房产生硫醇和二甲基硫。
现有的脱臭方法有物理脱臭法、生物脱臭法和化学脱臭法。物理脱臭法主要通过水洗和吸附的方法进行脱臭,其中水洗法长时间使用会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物理吸附法虽然方法简单,但是除臭持续时间较短,需要使用大量的吸附剂,且无法从根本上除去臭味。生物脱臭法主要是利用微生物把溶解水中的恶臭物质吸收于微生物自身体内,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使其降解的一种过程。虽然该方法脱臭效果比较好,然而其完全依赖微生物的生长状况,且除臭较缓慢,一般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到除臭效果,不能及时的进行脱臭。目前的化学脱臭法主要有燃烧法和化学除臭剂,其中燃烧法在燃烧的过程中也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治标不治本。化学除臭剂是利用氧化、还原分解、中和反应、加成反应、缩合反应、离子交换反应等将产生的恶臭物质变为无臭物质从而消除臭气。化学除臭剂除臭反应迅速,但现有的化学除臭剂除臭不彻底,除臭效率不高。
因此,目前亟需开发一种适用于垃圾填埋场、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厂等臭气处理且除臭迅速、效率高的除臭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除臭剂。该除臭剂能够高效去除环境中的硫化氢和硫醇等含硫恶臭气体、氨气和有机胺等氨味气体以及挥发性有机臭气,同时具有环保、高效、快速去除恶臭等优点。
为此,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除臭剂,其包含水和活性成分,其中所述活性成分包括多元酸和水溶性脱硫剂。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以除臭剂总重量计,所述除臭剂中水溶性脱硫剂的量为9wt%~13wt%,所述多元酸的量为1.4wt%~2.0wt%。
本发明中,所述水溶性脱硫剂为水溶性三嗪类化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溶性三嗪类化合物包括2,4-二(4-羟基苯磺酸钠)-6-氯-1,3,5-三嗪、1,3,5-三(2-羟乙基)-六氢均三嗪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1,3,5-三(2-羟乙基)-六氢均三嗪。
本发明中,所述多元酸包括三元酸、四元酸和五元酸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三元酸。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三元酸包括磷酸和/或柠檬酸。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活性成分还包括绿色植物提取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凯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凯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25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