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鲈鱼池塘水流循环养殖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43466.9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9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钱克林;肖明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市南谯区长江水产良种繁育场 |
主分类号: | A23K50/80 | 分类号: | A23K50/80;A23K10/30;A23K10/20;A23K10/26;A23K40/25;A01K61/1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李德胜 |
地址: | 239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池塘 水流循环 池塘清理 养殖管理 养殖 投喂 养鱼 管理 | ||
一种鲈鱼池塘水流循环养殖的方法,涉及鲈鱼养殖管理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建立池塘、池塘清理、放养鱼、投喂管理、水流管理。本发明方法合理、操作方便、营养丰富且营养不易流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鲈鱼养殖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鲈鱼池塘水流循环养殖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文里有许多种鱼类都可以被称为鲈鱼,其中最常见的有四种,分别是:海鲈鱼,学名日本真鲈,分布于近海,及河口海水淡水交汇处。松江鲈鱼,也称四鳃鲈鱼,属于降海洄游鱼类,最为著名。大口黑鲈,也称加州鲈鱼,从美国引进的新品种。河鲈,也称赤鲈、五道黑,原产新疆北部地区。
在我们国家所说的鲈鱼一般是日本真鲈,其商品名为海鲈鱼,又称花鲈、七星鲈、鲈鲛,地方名有寨花、鲈板、四肋鱼,等等。
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及日本的近岸浅海;中国沿海均有分布,喜栖息于河口,亦可上溯江河淡水区。
国内以东海舟山群岛、黄海胶东半岛海域产量较多,为经济鱼类之一,也是发展海水养殖的品种。
而由于鲈鱼在养殖的时候对水质有一定的要求,并且对于营养的需求也非常的大,现在的养殖一般都是池塘内的水不循环不流动,只在养殖一定的时间段之后排水、换水,这样就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虽然改善了水质,但是水中的营养容易流失,因为现在的鱼食容易被水稀释,而营养流入水中,这样换水就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方法合理、操作方便、营养丰富且营养不易流失的一种鲈鱼池塘水流循环养殖的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鲈鱼池塘水流循环养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步骤一、建立池塘:建立一个大池塘,池塘分高池塘、低池塘两个,高的池塘高度高于低的池塘35-55cm,池塘内设有通水管,通水管通过挡板遮挡,通水管池塘建立在农田旁,高池塘的水通过通水管通向低池塘,低池塘的水通过通水管流向农田;
步骤二、池塘清理:建立水泥池塘,放水前暴晒4-6天,暴晒后用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撒施清洁消毒,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继续暴晒2-3天,池塘清理后放入一个增氧机在高池塘内;
步骤三、放养鱼:将池塘中的水填至池塘高度的2/3处,然后高的池塘放鳜鱼鱼苗,低的池塘放养成年鳜鱼,放养的尾数根据养殖人员需要自行定制,鱼苗不超过每亩400尾,成年鱼不超过每亩250尾;
步骤四、投喂管理:每5-7天投喂自制料一次,高池塘投喂的量是低池塘投喂的量的1/3-1/2;
步骤五、水流管理:每7-10天进行换水,每次换水时换走池中1/2-2/3的水,高池塘的水流向低池塘,低池塘的水流向田地,新鲜活水流向高池塘,水流的高度仍旧是池塘高度的2/3,换水时先打开低水塘的挡板,待低水塘水流至限定值时将高水塘的挡板打开此时关闭低水塘的挡板,让高水塘的水流入低水塘,待水流至限定值时关闭挡板,将高水塘的水填充即可,而且在通水管上还要设置网格,防止鱼随水流走;
所述步骤四中高池塘投喂的量为每亩73-77kg;
所述自制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成,
材料一、花生米粒1份、百合2份、红枣3份、红豆4份、黑米5份、绿豆6份、薏米7份、芝麻8份、葡萄干9份、桂圆干10份;
材料二:鸡肉1份、鸭胗2份、鸡冠3份、鱼眼4份、牛骨5份、羊蹄6份、鹅肝1份、红虫2份、蚯蚓3份、蛐蛐4份、西瓜6份、葡萄5份、柠檬4份、蓝莓3份、苹果5份、纯净水40份;
制备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市南谯区长江水产良种繁育场,未经滁州市南谯区长江水产良种繁育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34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