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微双孔ZSM-5沸石纳米薄片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45825.4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56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奚红霞;郑轲;颜欣;刘宝玉;张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9/40 | 分类号: | C01B39/4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冯振宁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微双孔 zsm 纳米 薄片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微双孔ZSM‑5沸石纳米薄片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偏铝酸钠为铝源,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以具有双季铵头的Bola型两亲性分子为模板剂,于碱性下水热合成中微双孔ZSM‑5沸石纳米薄片。所用Bola型双头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不仅能够导向形成ZSM‑5微孔,其疏水尾链还能限制微晶生长,促使均一且有序介孔的形成。所得纳米薄片具有90°交叉共生结构,呈现纸牌屋状的形貌。本发明重复性好,合成的ZSM‑5沸石纳米薄片不仅具备常规沸石分子筛水热稳定性好、酸催化活性高等优点,而且对大分子参与的反应十分有利,有效解决了单一孔道沸石分子筛的传质限制,大大提高了沸石分子筛在催化、吸附分离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机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微双孔ZSM-5沸石纳米薄片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MFI框架中含有两套不同的孔道,即沿着b轴的10元环直孔道,孔径为在a-c平面上且垂直于b轴的10元环正弦孔道,孔径为两套10元环孔道相互交叉形成三维的孔道网络体系。ZSM-5是具有MFI结构的微孔分子筛,由于其独特的孔道结构,特有的形状选择性,较强的酸性和较高的水热稳定性等优点,被广泛用于石油加工、煤化工和精细化工等领域。但由于传统的微孔分子筛孔径(小于2nm)小的限制,在有大分子参与的反应中存在严重的传质扩散问题,降低了分子筛的催化性能。
为了解决微孔分子筛在催化过程中的传质扩散问题,国内外研究人员开展了大量的工作。目前,主要通过三种途径解决上述问题:(1)合成更大孔道直径的分子筛;(2)减小晶粒尺寸,合成纳米级颗粒分子筛,缩短扩散路径;(3)在微孔分子筛的基础上引入介孔或大孔,制备多级孔分子筛。大孔道分子筛虽扩散阻力小,但存在骨架密度低、热稳定性差、酸强度也很低,同时制备成本高的缺点;纳米分子筛也存在粒径不易控制、在催化体系中难分离缺点;制备多级孔分子筛被认为是解决微孔分子筛扩散限制最有效的方法,介微双孔分子筛不仅保留了微孔分子筛一系列的优点,且由于介孔结构的引入,提高了客体分子的扩散速率,降低了扩散阻力,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因此,合成中微双孔分子筛已成为分子筛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最初制备中微双孔采用的是后处理方脱铝、脱硅的方法。Ogura[Ogura M,Shinomiya S Y,Tateno J,etal.Formation of uniform mesopores in ZSM-5zeolite through treatment inalkaline solution[J].Chemistry Letters,2000,29(8):882-883.]首次报道了用NaOH处理ZSM-5分子筛脱硅,形成了介孔。脱铝、脱硅法虽然能在微孔分子筛中有效引入介孔,但是硅或铝的脱除容易导致结晶度的降低以及骨架结构的破坏。后来,Jian zhou[zhou J,Hua Z,Liu Z,et al.Direct synthetic strategy of mesoporous ZSM-5zeolites byusing conventional block copolymer templates and the improved catalyticproperties[J].Acs catalysis,2011,1(4):287-291]等人使用市面上常见的F127、P123这一类嵌段共聚物作为中孔模板剂直接合成中微双孔ZSM-5分子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58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