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GIS的海绵城市规划区生态适宜性评价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46264.X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3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项菲菲;杨天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50/2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陈颖洁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绵 适宜性 城市建设 建设 生态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规划建设 城市规划 空间分析 生态保护 水土侵蚀 水源涵养 缓冲区 时序 单因子 加权法 生态图 构建 高程 坡度 分区 分析 绘制 修复 规划 研究 | ||
1.一种基于GIS的海绵城市规划区生态适宜性评价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定敏评价因子,选择规划区内影响海绵城市建设的单个敏感因子;
敏感因子权重赋值和打分,确定对评价结论有决定作用的敏感因子作为刚性因子,其他为弹性因子;
归一化处理,对单因子指标采用归一化方法处理,得出单个因子权重赋值;
CSI法复合评价,采用适宜性指数CSI法,进行多因子复合评价;
评价分析,根据评价结果判定规划区是否具有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的条件以及建设的侧重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GIS的海绵城市规划区生态适宜性评价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敏感因子包括高程因子、坡度因子、汇流量因子、低洼地因子、水域缓冲区因子、建设缓冲区因子、山体生态敏感性因子、水体生态敏感性因子、生态阻力因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GIS的海绵城市规划区生态适宜性评价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敏感因子权重赋值和打分包括:所述高程因子由数字地形模型得到,以像元的绝对高程值大小来进行单因子评分,如果某像元的绝度高程值越大,表示其所处地区基于地理风险的建设难度和可行性越低,则该区域进行海绵城市建设适应性得分越低;坡度因子,以像元的坡度值大小来进行单因子评分,坡度越大,生态敏感性越高,人工构筑物建设难度和可行性越低,海绵城市建设适宜性越高;坡度大于规定值处无条件适宜;汇流量因子,以地形的排水方向确定汇流量,汇流量越大,越适合布局海绵设施,越要保留原始下垫面的关键过程,海绵城市建设适宜性得分越高;低洼地因子,以地形的排水方向以及子流域最高水位确定低洼地;在溢满状态下集水盆地最高水位超过实际高程处潜在涝淹风险较大,海绵城市建设适宜性得分较高;在排水流向确定的各子流域集水区域内,海绵城市建设适宜性得分最高;水域缓冲区因子,根据和水源地的空间距离和上位规划的蓝线范围确定;距离现状水源距离越小,基于环境功能的保护要求和敏感性越高,海绵城市建设适宜性得分越高;在规划蓝线范围之内,海绵城市建设适宜性得分最高;建设缓冲区因子,建设难度按照实际建设的难易程度以及经济性来进行相应评价,越是城市开发较早的建成区建设开发强度越大,越难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相对而言,城市新区则有较大的海绵城市建设空间,海绵城市建设适宜性越高;山体生态敏感性因子,根据林地草地覆盖情况、土壤,山体可划分为极敏感区域、敏感区域、较敏感区域、不敏感区域,敏感性越高,海绵城市建设适宜性得分越降低;水体生态敏感性因子,考虑各级生态敏感性的分区及缓冲距离,敏感度等级越高、缓冲距离越小,保护措施越重要,海绵城市建设适宜性越高;生态适宜性因子,生态阻力值越小,土地与各物种适宜度生境的差异性越小,海绵城市建设适宜性越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GIS的海绵城市规划区生态适宜性评价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归一化处理,采用归一化手段:
上式中,Vmin和Vmax分别为对相应评价目标适宜性最高和适宜性最低的取值;在得出归一化的指标值Vn后,将结果乘以10,由此对于每一个单因子而言,最适宜情况得10分,最不适宜情况得0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生态适宜性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CSI法复合评价的测算方法如下:
式中,i和I分别表示具有特定取值集合的弹性因子和刚性因子值,i(0,10)m表示第m个因子0分到10分的全值域,I{10}jk表示第k个刚性因子10分的值域;wm为第m个弹性因子的权重值,M为弹性因子的个数,在以得到的各因子相对权重进行加权分析后,最终得到的CSI越高,海绵城市建设适宜性越高;再参考CSI值来划定海绵城市建设适宜性分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626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