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分子夹心识别多巴胺电化学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46435.9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40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葛慎光;付翠萍;王芳芳;李娜;张彦;崔康;赵珮妮;于京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G01N27/30;G01N27/327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高强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子 夹心 识别 多巴胺 电化学传感器 | ||
本发明制备一种双分子夹心识别多巴胺电化学传感器。在电极表面电化学沉积金纳米粒子,在其表面修饰4‑巯基苯硼酸,4‑巯基苯硼酸中硼酸基团与多巴胺中两个羟基结合;制备3,3'‑二硫代二丙酸二(N‑琥珀酰亚胺)酯@PdAu纳米粒子复合物,利用3,3'‑二硫代二丙酸二(N‑琥珀酰亚胺)酯与多巴胺中氨基结合,其中PdAu纳米粒子具有催化H2O2产生电化学信号;制得了采用两种有机小分子类夹心结构识别多巴胺电化学传感器,制备的感器提供了一种快速、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检测多巴胺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巴胺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双分子夹心识别多巴胺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
背景技术
多巴胺是一种有机小分子,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属于人类中枢神经系统中关键的神经递质,在脑内的动机、认知、奖励、觉醒和运动控制中发挥关键作用。大脑中多巴胺的异常水平会引起一些疾病状况,如脑运动区域多巴胺的缺乏可导致帕金森病,其涉及不可控的肌肉震颤,而神经系统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社会焦虑或社会恐惧症与人体内存在过量的多巴胺有关。除此之外,脑前额叶皮质和额叶中多巴胺的含量异常分别会导致注意缺陷障碍和神经认知功能的下降,特别是记忆、注意力及解决问题能力。考虑到上述问题,在存在潜在干扰生物分子的情况下研发精确有效的测定多巴胺的方法对精神疾病诊断和临床生理学的应用是很有必要的。
常用检测多巴胺的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法、化学发光法、荧光光度法、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液相色谱法、毛细管法等。然而这些检测多巴胺的方法无法满足需求,存在如复杂的样品前处理、费时、仪器昂贵等缺陷。此外,实际样品中的共存物将极大的干扰测定的准确度和精确度。因此,建立一种新的、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传感器用于多巴胺的分析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多巴胺高选择性识别,制备一种双分子夹心识别多巴胺电化学传感器,提供一种快速、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检测多巴胺的方法。
所述的一种双分子夹心识别多巴胺电化学传感器制备过程如下:
(1)在电极表面电化学沉积金纳米粒子;
(2)在步骤(1)处理过的电极表面旋涂10~20 μL 2 mmol/L 4-巯基苯硼酸溶液,4℃下反应2小时;
(3)制备3,3'-二硫代二丙酸二(N-琥珀酰亚胺)酯@PdAu纳米粒子复合物;
(4)在步骤(2)制得的电极表面滴加一定浓度多巴胺溶液,室温下静止5分钟,超纯水清洗;
(5)在步骤(4)处理过的电极表面滴加10 μL 3,3'-二硫代二丙酸二(N-琥珀酰亚胺)酯@PdAu纳米粒子复合物,室温下静止5分钟,超纯水清洗;
(6)步骤(5)制得电极为工作电极,Pt电极为对电极,Ag/AgCl电极为参比电极,置于10 mmol/L的H2O2溶液中,在0~0.8V电位下,扫速为50mV/s,通过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电流强度。
本发明所述步骤(1)中电极可以为玻碳电极、金电极、导电玻璃、丝网印刷电极。
本发明所述步骤(1)中电极表面电化学沉积金纳米粒子制备方法:将电极依次用超纯水和无水乙醇超声清洗5 min,将电极置入5.0 mmol/L HAuCl4溶液中,循环伏安法沉积纳米金,沉积电位为-1.5~0 V,扫描圈数为20圈,扫速为100 mV/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64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