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测试分析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和电池测试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46835.X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2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袁威;姜斌;武冬冬;赵阳雨;郑大明;廉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78 | 分类号: | G01R31/378;G01R31/389;H01M10/0525;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潘俊达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测试 电芯 第一极 封装壳 极片 分析 电池材料 隔离膜层 物理化学特性 电池原材料 正 负极片 测量电池 成品电池 电池环境 高效经济 依次叠放 导电率 电解液 隔离膜 堆叠 极耳 阻抗 制造 测量 测试 灵活 | ||
1.一种电池测试分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封装壳、容置于所述封装壳内的n个依次叠放的电芯(1)及注入到所述封装壳的电解液,所述电芯(1)包括第一极片(11)、第二极片(12)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极片(11)和所述第二极片(12)之间的隔离膜(13),n个所述电芯(1)的所述隔离膜(13)层数依次为1、2、3......n,所述第一极片(11)和所述第二极片(12)均设置有极耳(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测试分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片(11)、所述隔离膜(13)和所述第二极片(12)通过叠片工艺或卷绕工艺形成所述电芯(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测试分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片(11)和所述第二极片(12)的基材为铜箔、铝箔和镍箔中的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测试分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膜(13)是PP材质多孔膜、PE材质多孔膜或PP和PE的复合多孔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测试分析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电芯(1)的所述第一极片(11)和所述第二极片(12)均为正极片、负极片、铜箔基材、铝箔基材或镍箔基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池测试分析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电芯(1)的所述第一极片(11)和所述第二极片(12)分别为正极片和负极片;和/或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极片(11)和所述第二极片(12)分别为铜箔基材和铝箔基材。
7.一种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测试分析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极耳(5)分别焊接在n个第一极片(11)和第二极片(12),然后在第一极片(11)和第二极片(12)之间放入(1-n)层的隔离膜(13),并依次叠加或卷绕形成n个电芯(1);
2)将n个电芯(1)进行堆叠,若是正极片和负极片进行堆叠,则在两者之间放入一层隔离膜(13);
3)最后经过封装、干燥、注液和除气制得电池测试分析结构。
8.一种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测试分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准备一电池测试分析结构;
S2、分别测量n个电芯(1)的两端极耳(5)的阻抗值;
S3、将n个电芯(1)对应的阻抗值与其隔离膜(13)层数进行线性拟合,绘制得到阻抗值随隔离膜(13)层数的变化曲线;
S4、根据阻抗值随隔离膜(13)层数的变化曲线,得出斜率,即为隔离膜(13)的离子阻抗R;
S5、根据公式计算出隔离膜(13)离子电导率;
所述公式为:其中ρ为隔离膜(13)离子电导率,L为隔离膜(13)厚度,S为隔离膜(13)的有效面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池测试分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阻抗值的测量仪器为内阻仪或电化学工作站。
10.一种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测试分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分别测量n个电芯(1)的两端极耳(5)的阻抗值;
b、根据阻抗值,对正极片、负极片及电池的阻抗进行分析判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683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