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硬质合金结构及其成型方法以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46875.4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6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曾广胜;曾雁琳;曾昭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29/08 | 分类号: | C22C29/08;C22C38/14;C22C38/12;C22C38/10;B22F3/16;B22F5/00;B32B15/18;B32B3/30;B32B3/08;B32B15/04;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肖宇扬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合层 碳素钢层 硬质合金 硬质合金结构 凹槽部 覆盖层 耐磨性 填充 成型 硬质合金粉末 抗疲劳性 一体成型 有效结合 烧结 碳素钢 多层 嵌设 冷却 配合 覆盖 拓展 矛盾 应用 保证 | ||
1.一种硬质合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覆盖层和结合层,所述结合层包括碳素钢层和硬质合金层,所述碳素钢层包括凹槽部,所述凹槽部包括凹槽一和凹槽二,所述硬质合金层嵌设于所述凹槽一和凹槽二内,所述硬质合金层经硬质合金粉末高温高压在真空条件下成型,所述硬质合金粉末填充在所述碳素钢层凹槽部内,所述覆盖层设置于结合层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硬质合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渡层,所述过渡层铺设于碳素钢层内表面,所述过渡层厚度小于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硬质合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层个数为多个,所述多个结合层之间叠加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硬质合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合金粉末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WC粉末65~70份、Co粉末1~3份、TaC3~3.5份、NbC2~3份、MoC8~10份、ZrC6~8份、TiC25~30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硬质合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层由硬质合金粉末经高温高压在真空条件下成型,所述硬质合金粉末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铁粉30~50份,钴粉10~20份,碳化钨、碳化钽、碳化铌、碳化钼、碳化锆和碳化钛总量≤40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硬质合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素钢层与硬质合金层体积比为:1~1: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硬质合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素钢层一体成型。
8.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7任意一条所述硬质合金结构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单个结合层,在所述碳素钢层的凹槽部内依次填充过渡层和硬质合金层,覆盖层设置在结合层上部,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压制成型并烧结,所述烧结温度分别达到300~310、600~610、1000~1100℃时,保温25~30min,当烧结温度达到1500~1550℃时,经过50~60min降温至1150~1200℃继续加热至1500~1550℃并保温55~60min,冷却。
多个结合层,在所述碳素钢层的凹槽部内依次填充过渡层和硬质合金层,多个结合层叠加设置,并在第一结合层上部设置覆盖层,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压制成型并烧结,所述烧结温度分别达到300~310、600~610、1000~1100℃时,保温25~30min,当烧结温度达到1500~1550℃时,经过50~60min降温至1150~1200℃继续加热至1500~1550℃并保温55~60min,冷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过液态二氧化碳、液氮或冷却水雾化任意一种方式实现。
10.一种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硬质合金结构在刀具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当作为硬质刀具时,以一定角度磨掉外层碳素钢,露出内层硬质合金层,并加工成刀具形状,用于机械加工;
当刀口磨损后,继续磨掉部分碳素钢层,露出更多的硬质合金,重新加工成刀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工业大学,未经湖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687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板状碳化钨-钴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低热膨胀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