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鹰嘴豆乳内产GABA的乳酸菌菌株的筛选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47079.2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0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王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9 | 分类号: | C12Q1/689;C12Q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2100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乳酸菌 豆乳 鹰嘴 乳酸菌菌株 数据记录 菌株 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仪 筛选 生理生化试验 分离氨基酸 功能性食品 混合液静置 形态学鉴定 样品前处理 实验误差 序列鉴定 纸层析法 混合液 富含 检验 开发 | ||
1.一种鹰嘴豆乳内产GABA的乳酸菌菌株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鹰嘴豆乳块与水的混合液;
2)采用纸层析法分离混合液中的氨基酸;
3)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判断混合液中产GABA的乳酸菌;
4)对混合液中产GABA的乳酸菌进行形态学鉴定;
5)对混合液中产GABA的乳酸菌进行生理生化试验;
6)使用16SrDNA序列鉴定混合液中产GABA的乳酸菌的菌株;
7)对步骤2)至6)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筛选出混合液中产GABA的乳酸菌菌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鹰嘴豆乳内产GABA的乳酸菌菌株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鹰嘴豆乳块与水混合,并搅拌均匀后,在25~40℃的环境中静置1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鹰嘴豆乳内产GABA的乳酸菌菌株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步骤包括:首先,在滤纸条上端边缘约1厘米的中央剪一小孔,将滤纸条平放于洁净的纸上,在距离滤纸下端25mm处用铅笔轻画一横线,并在横线的中央画一直径为2mm的小圆圈,用毛细管吸取步骤1)中混合液,在滤纸条下端的小圆圈内点样,取干燥大试管,加入被水饱和的酚溶液,在距滤纸条下端12.5mm处穿大头针,从滤纸条上端小孔处穿棉线并左右分开,调节线的高度使滤纸垂直悬于试管内且下湍浸入溶液12.5mm,此时即可看到溶剂向上移动,溶剂升到一定高度时,小心将纸条取出,以铅笔标出溶剂上升的前沿,将滤纸条两端,用大头针钉在小木框上,吹干后用喷雾器均匀地喷一层0.2%茚三酮乙醇溶液,然后再将滤纸条吹干,即可看到纸上显出各个色点,每个色点代表一种氨基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鹰嘴豆乳内产GABA的乳酸菌菌株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包括:
3.1)产GABA的乳酸菌的初次判断: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将步骤1)制备的混合液抽入进样阀,由流动相带入色谱柱内,在柱内的各个氨基酸成分被分离后,依次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高效液相色谱仪内部的记录装置经过对比分析将GABA的各项数据记录下来;
3.2)产GABA的乳酸菌的二次判断:取步骤1)中混合液静置20-24h,再次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记录下GABA的各项数据,通过对比数据观察GABA的量增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鹰嘴豆乳内产GABA的乳酸菌菌株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包括:取步骤1)中制备的混合液放入光学显微镜下,通过形态学鉴定,观察培养特征、细胞形态及其染色特性、特殊的细胞结构、运动性,与常规GABA进行对比,鉴定混合液中存在产GABA的乳酸菌的菌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鹰嘴豆乳内产GABA的乳酸菌菌株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包括:取步骤1)中制备的混合液进行糖、醇发酵试验,通过不同微生物分解利用糖类的能力有很大差异,来鉴别GABA,再提取步骤1)中制备的混合液进行耐盐试验,最后提取步骤1)中制备的混合液进行不同温度试验,确定产GABA的乳酸菌的存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鹰嘴豆乳内产GABA的乳酸菌菌株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包括:取步骤1)中制备的混合液,采用细菌总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采用细菌的16S rDNA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PCR结束后,吸取PCR产物5μL与1μL loadingbuffer混合,用1.0%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电泳结束后用溴化乙锭EB染色20~30min,PCR产物经纯化后测序,将16S rDNA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对产GABA的乳酸菌进行鉴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鹰嘴豆乳内产GABA的乳酸菌菌株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琼脂糖凝胶电泳所需的电压为100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程学院,未经徐州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707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