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大数据的农业环境智能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47467.0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09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郑新立;陈浩;易飞;刘卓;刘友宝;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演维真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W4/38;G01N3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乔浩刚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农业 环境 智能 监控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大数据的农业环境智能监控系统,包括:环境监测模块,用于对反应农田环境情况的土壤质量感知数据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得到的土壤质量感知数据发送至预处理模块;预处理模块,被配置为对接收的土壤质量感知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发送至大数据管理模块处进行存储;大数据管理模块,被配置为对存储的数据进行管理;监控终端,被配置为将土壤质量感知数据与设定的安全阈值进行比较并输出比较结果;报警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比较结果,并在土壤质量感知数据大于设定的安全阈值时向设定的用户终端输出报警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大数据的农业环境智能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信息化技术在推动农业的发展上越来越受到重视。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实现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手段,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集传感器技术、微机电系统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和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于一体,能够通过各类微型传感器节点间的协作、实时感知和采集被监测对象的信息。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基于大数据的农业环境智能监控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提供了基于大数据的农业环境智能监控系统,包括:
环境监测模块,用于对反应农田环境情况的土壤质量感知数据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得到的土壤质量感知数据发送至预处理模块;
预处理模块,被配置为对接收的土壤质量感知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发送至大数据管理模块处进行存储;
大数据管理模块,被配置为对存储的数据进行管理;
监控终端,被配置为将土壤质量感知数据与设定的安全阈值进行比较并输出比较结果;
报警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比较结果,并在土壤质量感知数据大于设定的安全阈值时向设定的用户终端输出报警信息。
优选地,所述大数据管理模块包括:
元数据管理单元,被配置为元数据的添加、删除和更新;
数据融合单元,被配置为对相关数据进行融合处理;
数据查询单元,被配置为根据用户自定义的查询条件实时查询相关数据;
所述相关数据包括所述土壤质量感知数据、所述元数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基于大数据和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实现了农田土壤质量的监测,能够实时将土壤的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在土壤质量感知数据不满足条件时及时预警,提高了农田监测的自动化程度以及数据采集精度。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基于大数据的农业环境智能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预处理模块的结构示意框图。
附图标记:
环境监测模块1、预处理模块2、大数据管理模块3、监控终端4、报警模块5、第一处理单元10、第二处理单元20。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基于大数据的农业环境智能监控系统,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演维真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演维真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74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