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震避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47520.7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85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郝正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郝正睿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西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震 避难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避难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地震避难装置。所述地震避难装置可折合为平板结构,当所述地震避难装置折合为平板结构时,形成两块互相重叠的矩形板,两块矩形板中相对应的三对侧边间通过第一铰链装置相互转动连接,剩余一对侧边为不通过转动连接的通道边,且沿所述通道边的中点与对边的两顶角之间的两条直线连线形成折合边,所述折合边将每一块矩形板分为一块等腰三角形板和两块直角三角形板,所述等腰三角形板侧边分别与所述直角三角形板侧边通过第二铰链装置转动连接。本发明的地震避难装置,结构可靠,抗冲击能力强,能够折叠,灵活安置在各种场所,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的避难装置安置困难以及无法快速使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避难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地震避难装置。
背景技术
地震是人类目前难以预测和无法抗拒的巨大自然灾难,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等,对地震灾难危害的防御,更多的是提高建筑的抗震等级以及进行地震避难。
目前,地震避难除了传统的躲进桌底、家具内这一类基本方式,已经出现了很多专门针对地震避难的装置。但是现有的避难装置为了保证结构的可靠性、强度、抗冲击能力,通常设计成固定形状的结构,虽然能够在地震时提供避难的作用,但是质量大,体积大,结构复杂,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同时需要特定的存储空间,占据空间大,安置麻烦,而且地震发生得很快,人员未必能够及时找到避难装置,从而无法有效的进行避难。
可见,现有的避难装置设计成固定形状的复杂结构,制造成本高,收纳不方便,不能够灵活的安置在各种场所,而且使用方法相对复杂,无法满足地震发生时快速避难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震避难装置,用于解决避难装置难以安置以及无法快速使用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地震避难装置,可折合为平板结构,也可展开成四面体,具体的:
当所述地震避难装置折合为平板结构时,形成两块互相重叠的矩形板,两块矩形板中相对应的三对侧边间通过第一铰链装置相互转动连接,剩余一对侧边为不通过转动连接的通道边,且沿所述通道边的中点与对边的两顶角之间的两条直线连线形成折合边,所述折合边将每一块矩形板分为一块等腰三角形板和两块直角三角形板,所述等腰三角形板侧边分别与所述直角三角形板侧边通过第二铰链装置转动连接;
所述平板结构展开成四面体时,两块矩形板沿所述折合边弯折,两通道边在中点处弯折,且弯折过程中两通道边的中点相互分离,使得被弯折的两通道边间形成可进出的四边形通道;当所述两通道边的中点的分离距离达到最远时形成所述四面体的两个棱边顶点,被对折的两通道边组合形成所述两个棱边顶点间的棱边。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震避难装置,使用时不仅能够保证结构的可靠性、强度、抗冲击能力,通过可折叠结构的设计,使得避难装置还能够灵活折叠,灵活安置在各种场所,且体积小、制造简单、成本低,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的避难装置安置困难以及无法快速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震避难装置折合状态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震避难装置展开状态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震避难装置侧边与第一铰链装置的局部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震避难装置折合边与第二铰链装置的局部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震避难装置通道边内侧锁扣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1、6-2、6-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震避难装置的展开过程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郝正睿,未经郝正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75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抗震结构
- 下一篇:一种便于运输的简易式电线电缆安装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