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回收硫酸铜的线路板综合废水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48624.X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7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田盛;孙绍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骏泽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1G3/10;C02F101/20;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惠州市超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9 | 代理人: | 陈文福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综合废水处理 膜浓缩系统 线路板 可回收 硫酸铜 预处理 无水硫酸铜 吸附铜离子 线路板废水 处理工艺 达标排放 冷冻结晶 硫酸回收 生化处理 树脂吸附 特种树脂 絮凝沉淀 传统的 膜处理 铜离子 透出液 污泥量 树脂 资源利用 解析 浓缩 再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回收硫酸铜的线路板综合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S1、预处理;S2、特种膜处理;S3、树脂吸附;S4、树脂解析再生;S5、pH调整;S6:絮凝沉淀;S7:生化处理;S8、达标排放。本发明使用特种树脂吸附铜离子,采用特种膜浓缩系统进一步浓缩铜离子,并通过冷冻结晶技术得到无水硫酸铜产品,不仅污泥量比传统的处理工艺减70‑80%,降低了线路板废水处理的成本,并且实现了特种膜浓缩系统的透出液中的硫酸回收,实现了资源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领域,尤其是一种可回收硫酸铜的线路板综合废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线路板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磨刷废水、一般清洗废水、有机废水、综合废水、含镍废水、含银废水、含氰废水、脱膜显影废水等,该废水无法直接排放,需要对其进行处理才能达到排放要求,但是现传统处理废水的工艺复杂、处理成本高,产生污泥多处理费用贵,资源无法回收。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回收硫酸铜的线路板综合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S1、预处理:将废水排入到预处理系统,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去除废水中的颗粒物以及杂质;
S2、特种膜处理:预处理过后的废水进入到特种膜系统中,使用特种膜系统中的特种分离膜滤除废水中的胶体以及悬浮物;
S3、树脂吸附:特种膜处理过后的废水进入到特种树脂吸附系统中,使用特种树脂吸附系统中的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废水中的铜离子,从而除去废水中的铜离子;
利用树脂吸附去除重金属铜离子,特种树脂吸附可以去除废水中95%以上的铜离子。
S4、树脂解析再生:
S4.1、使用硫酸对吸附饱和的离子交换树脂进行解析再生处理,使被吸附在离子交换树脂内的铜离子解析出来,进入到硫酸中得到树脂解析液;
使用硫酸对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再生处理,可以使离子交换树脂放出被其吸附的铜离子,再与硫酸中的H+结合而恢复原来的组成,使其恢复对于铜离子的吸附能力,同时离子交换树脂放出的铜离子会进入到硫酸中,随着硫酸离开离子交换树脂。
S4.2、树脂解析液进入到特种膜浓缩系统中,使用特种浓缩膜对树脂解析液进行过滤处理,使铜离子的浓度进一步浓缩,得到浓缩液和透出液;
其中浓缩液为被特种浓缩膜过滤后留有大部分铜离子的树脂解析液,透出液为透过特种浓缩膜铜离子含量极少的树脂解析液。
S4.3、浓缩液进入到冷冻结晶系统中,降低浓缩液的温度,从而降低浓缩液中硫酸铜的溶解度,析出无水硫酸铜晶体,以回收硫酸铜。
另外还可以采用现有的技术回收透出液中的硫酸,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回收。
S5、pH调整:进行了树脂吸附处理的废水进入到pH调整系统中,进行pH调整处理,调节废水中的H+的浓度,以便后续铜离子的絮凝沉淀;
S6:絮凝沉淀:经过了pH调整的废水进入到混凝沉淀系统中的絮凝沉淀池中,并在絮凝沉淀池中加入硫酸亚铁和烧碱,沉淀废水中的铜离子得到污泥;
S7、生化处理:利用微生物体内的生物化学作用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毒物,使不稳定的有机物和无机毒物转化为无毒物质;
S8、达标排放:将上述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的废水进行排放。
其中,预处理为现有技术的废水处理工艺,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可以有效减少废水在工序处理工艺中的污堵、结垢和膜降解,从而大幅提高系统效能,实现系统产水量、回收率和运行费用的最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骏泽环保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骏泽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86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