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塔扇电机配线连接结构及其塔扇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49267.9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0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肖鸿亮;陈宇强;袁明;林海利;余丛;陈中兆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6 | 分类号: | F24F7/06;F24F13/0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钱凯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配线 塔扇 风道组件 配线连接 电机支架 电机组件 电机安装 接触摩擦 使用寿命 走线结构 转子 运转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塔扇电机配线连接结构及其塔扇,其中,塔扇电机配线连接结构包括风道组件,风道组件内设置有电机组件和电机支架,电机组件通过电机支架安装到风道组件的内部,电机组件具有电机配线,电机配线通过配线连接结构从风道组件的内侧被引导出来。本发明的塔扇电机配线连接结构通过将电机安装在电机支架上,避免转子与电机配线接触摩擦,并且在电机支架上增加走线结构,使电机配线通过风道组件运转的中心位置,大大减少了电机配线受到的扭矩,提高电机配线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塔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塔扇电机配线连接结构及其塔扇。
背景技术
塔扇是根据气流学原理,让室内与室外空气形成立体交换系统,塔扇通常是把风通过贯流风机“甩”出,形成气流,也即通过风轮转动后造成风压产生离心式风力最后经过内部导风壁将风力传送出去。由于贯流风轮一般为圆筒状,因此使用塔扇获得的是立体状的气流墙或风幕,该风幕垂直于地面,左右摇摆吹送。贯流风轮具有很多的风叶,送风均匀柔和,非常接近于自然风。塔扇搭配空调使用,形成气流的循环,适合有老人及小孩的家庭,其360度全方位送风,让房间无送风死角,让人感觉舒适。
目前,对于市场上的内转塔扇,为有效利用塔扇整机内部空间,电机隐藏式地设置在风道组件内部,内转塔扇的电机的转子通常裸露在外,电机配线容易与塔扇电机的转子接触。因而,对于现有的塔扇,一方面,由于电机设置在风道组件内部,正常工作时,电机的转子外露无定子保护,在转子高速运转时,转子容易碰到电机配线,使电机配线损伤或折断;另一方面,在风道组件运转摆动时,电机配线会受到扭矩作用而来回拉扯,并且易剐蹭到运动机构,导致电机配线损伤或断线,例如,电机配线受到的扭矩过大影响使用寿命,容易被整机摇头机构损坏,影响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塔扇电机配线连接结构及其塔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塔扇电机配线连接结构及其塔扇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塔扇电机配线连接结构,包括风道组件,风道组件内设置有电机组件和电机支架,电机组件通过电机支架安装到风道组件的内部,电机组件具有电机配线,电机配线通过配线连接结构从风道组件的内侧被引导出来。
进一步,配线连接结构包括电机支架上设置的限位组件和过线槽,电机组件安装在电机支架内部,过线槽和限位组件分别设置在电机支架的两侧,电机配线延伸绕过过线槽并延伸至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对电机配线限位,电机配线经限位组件延伸至风道组件的外部。
进一步,电机支架呈圆筒状,包括圆筒状的侧壁,电机支架的侧壁的两侧分别具有开口和底壁,过线槽形成于电机支架开口侧的侧壁边缘,限位组件设置在电机支架的底壁外侧,电机配线从过线槽穿出而沿电机支架的侧壁外表面延伸并与限位组件相连。
进一步,限位组件包括至少一个限位卡扣,限位卡扣对从过线槽延伸出来的电机配线限位,所述至少一个限位卡扣包括第一限位卡扣,第一限位卡扣设置在电机支架底壁的中部,以将电机配线装配至风道组件的中心轴线位置。
进一步,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卡扣和第二限位卡扣,第二限位卡扣设置在电机支架的底壁外侧并与第一限位卡扣相邻,第一限位卡扣和第二限位卡扣配合作用对电机配线进行限位。
进一步,配线连接结构还包括电机支架的侧壁外侧设置的轴向引导槽,以及轴向引导槽的上部设置的第三限位卡扣,从过线槽穿出的电机配线沿轴向引导槽延伸并由第三限位卡扣限位。
进一步,电机支架上设置有定位柱和螺钉柱,电机组件上设置有定位孔和螺钉过孔,电机组件通过电机支架的开口装入电机支架内部,电机支架上的定位柱嵌入电机组件的定位孔,电机组件上的螺钉过孔和电机支架上的螺钉柱通过螺钉连接,以将电机组件固定连接至电机支架。
进一步,风道组件包括风道后壳和风道前壳,风道后壳和风道前壳均呈半圆柱体形,风道后壳和风道前壳组装后形成圆柱体形的风道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92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室内雾霾新风系统
- 下一篇:除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