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温控结构、制冷系统及温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49713.6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9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黄碧涵;郭嘉;陈六彪;周远;王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5B9/00 | 分类号: | F25B9/00;F25B9/08;F25B39/02;F25B4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媒质循环 温控结构 蒸发器 换热管道 加热机构 冷却机构 温控机构 制冷系统 温控 温度传感器 循环管道 媒质 出口连接 加热媒质 冷却媒质 入口连接 系统运行 电连接 外部 出口 安全 | ||
本发明提供的温控结构、制冷系统及温控方法,该温控结构包括蒸发器、加热机构、冷却机构和温控机构;蒸发器内设置有第一换热管道,蒸发器外部设有媒质循环管道,媒质循环管道的出口与第一换热管道的入口连接,媒质循环管道的入口与第一换热管道的出口连接;加热机构与媒质循环管道接触,用于加热媒质循环管道中的媒质;冷却机构与媒质循环管道接触,用于冷却媒质循环管道中的媒质;温控机构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蒸发器的入口或出口处,加热机构和冷却机构分别与温控机构电连接。本发明的温控结构、制冷系统及温控方法,其结构简单,系统运行稳定、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温控结构、制冷系统及温控方法。
背景技术
蒸发器是制冷四大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件,低温的冷凝液体通过蒸发器,与外界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气化吸热,达到制冷的效果。
带喷射器的跨临界CO2制冷系统中,液态的CO2进入蒸发器,经过蒸发器后,CO2从液相变成气相;由于蒸发器采用的是水冷的方式,实际上就是CO2制冷剂与水换热,当CO2制冷剂本身的制冷量与加热器的加热热量相等时,CO2的进出口温度及水的入口温度都会保持稳定,系统即可稳定运行。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如果CO2制冷剂本身的制冷量大于蒸发器中水的换热量,蒸发器出口温度则会一直降低;同理,如果CO2制冷剂本身的制冷量小于蒸发器中水的换热量,那么蒸发器出口温度则会一直升高,系统都不能稳定运行。因此,控温系统的温度控制效果直接影响着系统的运行情况和系统制冷性能表现。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控结构、制冷系统及温控方法,以解决蒸发器出口温度不稳定、系统运行不稳定、不安全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温控结构,包括蒸发器、加热机构、冷却机构和温控机构;所述蒸发器内设置有第一换热管道,所述蒸发器外部设有媒质循环管道,所述媒质循环管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换热管道的入口连接,所述媒质循环管道的入口与所述第一换热管道的出口连接;
所述加热机构与所述媒质循环管道接触,用于加热所述媒质循环管道中的媒质;
所述冷却机构与所述媒质循环管道接触,用于冷却所述媒质循环管道中的媒质;
所述温控机构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蒸发器的入口或出口处,所述加热机构和所述冷却机构分别与所述温控机构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媒质循环管道包括第一媒质循环管道、第二媒质循环管道和液箱;
所述第一媒质循环管道的入口与所述第一换热管道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一媒质循环管道的出口与所述液箱的入口连接,所述液箱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媒质循环管道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二媒质循环管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换热管道的入口连接;
所述加热机构的加热件和所述冷却机构的冷却件均浸入到所述液箱内盛装的媒质中。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冷却剂供应单元、控制阀和所述冷却件;
所述冷却件的入口与所述冷却剂供应单元连接,所述冷却件的出口设置所述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与所述温控机构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剂供应单元连接有压力安全监控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温控机构还连接有功率监控单元,用于监控所述加热机构对媒质的加热量或所述冷却机构对媒质的冷却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97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