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APTT检测试剂的稳定剂及APTT检测试剂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49754.5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44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章思思;张闻;陈媛;周海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瑞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86 | 分类号: | G01N33/86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洪珊珊 |
地址: | 31502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aptt 检测 试剂 稳定剂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APTT检测试剂的稳定剂及APTT检测试剂,属于生物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稳定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55.3%~58.9%壳寡糖、17.2%~20.8%氨基葡萄糖、余量为辅助试剂,该稳定剂在包括鞣花酸和兔脑磷脂的检测试剂中的用量为5.0%~5.5%。本发明的稳定剂绿色无毒,生产过程更为安全、对APTT检测试剂的稳定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APTT检测试剂的稳定剂及APTT检测试剂。
背景技术
人体凝血途径分为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是内源性凝血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 APTT延长的原因常见于凝血因子Ⅱ、Ⅴ、Ⅷ、Ⅸ、Ⅺ、Ⅻ减低、纤维蛋白原缺乏症、纤溶活力增强、抗凝物质存在(如血内肝素含量增加及口服抗凝剂)。APTT缩短的原因常见于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塞、不稳定性心绞痛、脑血管病变、肺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和肾病综合症)。因此通过对APTT的检测可以了解血液中内源、外源性凝血系统中凝血因子的大致变化,如果部分内源性凝血因子缺乏,就会导致APTT延长;也可广泛用于疾病术前、出血性疾病的诊疗效果观察,用于抗凝血药物肝素用量的监测,是监控肝素治疗的重要指标。
APTT试剂一般由激活剂、磷脂、二价金属离子盐、稳定剂、缓冲剂组成。常用的激活剂有硅藻土(商品名Celite)、白陶土、二氧化硅微粒、鞣化酸(Ellagic acid)等。不同的部分凝血活酶、不同的激活剂和不同的激活时间对各种凝血因子缺陷、对肝素和对狼疮抗凝物质的敏感性相差很大,如白陶土对凝血因子最敏感、鞣花酸对狼疮抗凝物质敏感性最高。磷脂是含有磷酸的脂类,属于复合脂,作为血小板替代物,磷脂参与内源性凝血途径。然而磷脂易与鞣花酸反应产生沉淀,目前市场上很多试剂都存在沉淀,且磷脂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易被氧化从而产生一系列过氧化脂质,从而影响了其生理活性。目前的检测试剂常使用叠氮钠作为防腐抑菌剂,然而叠氮钠具有剧毒,且难溶解,配置时间长,导致操作人会长时间的接触而危害身体健康。
APTT检测的原理是在待测血浆中加入到APTT检测试剂,在钙离子参与下,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纤维蛋白,测定待测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即为待测血浆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试剂的质量是最关键因素。目前国内APTT检测试剂普遍存在产品质量不稳定、试剂容易沉淀等问题,致使检测结果不稳定,不同的临床检验实验室之间测得的结果难以比较。因此目前临床实验室所使用的试剂绝大部分为进口产品,但进口产品价格昂贵。
壳寡糖(又称低聚葡萄糖胺、低聚氨基葡萄糖等),即聚合度为2~10的氨基葡萄糖聚合物,分子量≤3200Da,由壳聚糖经过特殊的生物酶技术降解产生。其分子中的氨基和羟基可进行氧化、酯化、醚化、酰化、烷基化、羧基化、接枝共聚以及交联等反应。壳寡糖具有优良的理化特性:(1)较好的水溶性、易于被人体吸收;(2)安全无毒;(3)抗氧化、抗肿瘤;(4)防腐抗茵;(5) 调节血脂和血糖;(6)增强免疫;(7)调节人体pH值和活化肠道菌群。
氨基葡萄糖为甲壳素的最终水解产物,分子式为C6H13NO5, 是一种天然的氨基单糖,也是自然界含量最丰富的单糖之一,分子结构式如下所示。
氨基葡萄糖是蛋白质或脂类糖基化反应中的重要前体,具有活泼的理化性质及较强的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性、提高关节软骨及滑液分子的表达、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消炎抑菌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APTT检测试剂的稳定剂,该稳定剂对APTT检测试剂的稳定效果好,且不包含毒性大的试剂如叠氮钠,生产过程更为安全。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APTT检测试剂的稳定剂,所述稳定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瑞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瑞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97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