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锁相环频率综合器的高速宽带除法链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50057.1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70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政;耿新林;谢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L7/18 | 分类号: | H03L7/18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甘茂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锁相环 频率 综合 高速 宽带 除法 | ||
1.一种应用于锁相环频率综合器的高速宽带除法链,包括依次级联的1个RLEHS 2/3分频器和多个LDP2/3分频器,其中,输入时钟信号输入RLEHS 2/3分频器时钟输入端,依次经过RLEHS 2/3分频器和多个LDP2/3分频器后输出输出时钟信号;其特征在于:
所述RLEHS 2/3分频器由第一D触发器(1011)、第二D触发器(1012)、第一2输入与门(1013)及3输入与门(1014)构成,其中,第一D触发器和第二D触发器的CLK端相连、且作为分频器的时钟输入端Fin,第一D触发器和第二D触发器的端连接所述2输入与门的两个输入端、2输入与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D触发器的D端,第一D触发器端作为分频器的输出端Fout,第一D触发器的Q端连接所述3输入与门的一个输入端、3输入与门的另外两个输入端分别作为分频比数字控制信号输入端P和内部控制信号输入端Modin、3输入与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D触发器的D端,第二D触发器的Q端悬空;
所述LDP 2/3分频器由第三D触发器(1021)、第四D触发器(1022)、第二2输入与门(1023)、第三2输入与门(1024)及2输入与非门(1025)构成,其中,第三D触发器和第四D触发器的CLK端相连、且作为分频器的时钟输入端Fin,第三D触发器端和2输入与非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2输入与门的两个输入端、第二2输入与门的输出端连接第三D触发器的D端,第三D触发器端作为分频器的输出端Fout,第三D触发器的Q端连接所述第三2输入与门的一个输入端、第三2输入与门的另一个输入端作为内部控制信号输入端Modin、第三2输入与门的输出端连接第四D触发器的D端,第四D触发器的端悬空,第四D触发器的Q端连接所述2输入与非门的一个输入端,2输入与非门的另一个输入端作为分频比数字控制信号输入端P;
所述第四D触发器(1022)为TSPC D触发器,所述TSPC D由第一PMOS管M1、第二PMOS管M2、第三PMOS管M3、第一NMOS管M4、第二NMOS管M5、第三NMOS管M6及第四NMOS管M7构成,其中,所述第一PMOS管M1、第二PMOS管M2、第三PMOS管M3的源极均接电源VDD,所述第三PMOS管M3、第一NMOS管M4、第三NMOS管M6的栅极连接CLK端,第二NMOS管M5、第三NMOS管M6、第四NMOS管M7的漏极均接地,所述第一PMOS管M1的栅极与第二NMOS管M5的栅极相连、且作为D端,所述第一NMOS管M4的源极与第二NMOS管M5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三PMOS管M3的漏极与第四NMOS管M7的漏极相连、且经过反向器后作为Q端,所述第一PMOS管M1的漏极、第一NMOS管M4的漏极及第二PMOS管M2的栅极相连,所述第二PMOS管M2的漏极、第三NMOS管M6的漏极与第四NMOS管M7的栅极相连、且作为内部控制信号输出端Modou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5005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