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藻纯化培养基及分离纯化微藻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50193.0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2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彭滟茹;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12 | 分类号: | C12N1/12;C12N1/02;C12R1/89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柯海军;武森涛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藻 培养基 无机培养基 混合液 生物技术领域 分离和纯化 工作效率高 分离纯化 微藻固体 微藻液体 琼脂糖 灭菌 除菌 高纯 制备 配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藻纯化培养基及除菌、分离和纯化微藻的方法,属于微藻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微藻纯化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配制微藻液体无机培养基,然后在所述液体无机培养基中加入1~1.5wt%的高纯琼脂糖得到混合液,将所述混合液灭菌后制得微藻固体培养基。本发明的微藻纯化培养基用于纯化微藻不会对微藻本身产生不良影响,且本发明操作简单,无需对微藻进行多次培养,工作效率高,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藻纯化培养基及除菌、分离和纯化微藻的方法,属于微藻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微藻是一类在陆地、海洋分布广泛,营养丰富、光合利用度高的自养植物,细胞代谢产生的多糖、蛋白质、色素等,使其在食品、医药、基因工程、液体燃料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微藻的纯种培养对研究海洋微藻的营养学、生理学及生物化学等方面是必不可少的,但在其培养过程中,微藻通常会受到其他微生物的污染,使得其生长速度和培养密度受到影响。无菌纯藻是深入开展藻类生理学和遗传学研究的基础,故而纯种培养和保存是其应用的基础和关键性环节,也是研究其生理、生化、营养价值、药理学、毒理学等必不可少的步骤。经证明,某些细菌可促使微藻细胞老化和下沉附底,从而限制了微藻的生长繁殖。因此,预防被其他微生物污染是微藻生物技术研发的一个重要环节。
微藻分离纯化除菌有多种方法:1.物理方法:①离心洗涤法。采用反复离心的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细菌,增加分离的可能性,但是不同的微藻能承受的离心力不同,故而采用此方法的时候需要根据微藻的大小确定合适的离心力。②稀释、滤过法:该方法简单容易实施,且能够大范围使用,但是不适用于具有胶质鞘的微藻,同时操作繁琐,耗时长,除菌的质量没有有效的保证。③辐照法:张培玉等.UV-B辐射增强对海洋大型藻与微型藻种群生长关系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5(12):3335-3342.许复华等.UV-B辐射对孔石莼与青岛大扁藻的生长影响[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6(02):49-53公开利用微藻与杂菌对射线抗性的差异,采用紫外线等射线进行辐照处理,杀死杂菌,可达到无菌化的目的。在无菌化研究中,辐照法存在繁琐、工作量大、成功率低、适用范围窄等缺点,辐照的藻体生理特性易受影响易出现致死效应,不能保证筛选到自然状态的藻株,难以获得理想的结果,例如耿予欢等.UV-B辐射对极地雪藻Chlamydomonas nivalis的生物学效应[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3):106-110.公开.UV-B辐射对极地雪藻有一定的致死效应。④毛细吸管显微分离法。即用无菌毛吸管在解剖镜或者显微镜下把微藻从一滴培养液移至另一滴培养基液,连续转移,直至藻类细胞无污染,但是该方法对设备的要求较高,操作要求熟练。
2.化学方法:①抗生素法:即利用抗生素的特性杀死细菌,这是最为简便且广泛使用的方法,缺点是不同抗生素其作用的细菌不同,有些抗生素并不能完全杀死细菌,有些抗生素同时也会对藻造成伤害。周文俊等.海洋微藻的无菌化处理及对其生长特性和生化组成的影响[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2,34(06):177-186.的研究表明中高浓度(≥100mg/dm3)的单种抗生素或抗生素组合可抑制微藻的生长,个别低浓度(50mg/dm3)的抗生素或抗生素组合可促进微藻的生长。②化学消毒法。利用化学物质杀灭细菌,但是化学物质同时也可能会对藻造成危害。
3.利用其他生理特性法。利用藻类具备的一些特殊的生理特性,采用特殊的纯化方法,可以达到除去杂菌的目的,如趋向性、耐高盐性,但是该方法适用范围窄,工作繁琐,周期长。
张虎、温小斌等.一株富含碳水化合物微藻的筛选和分子鉴定.植物科学学报2014,32(6):645~654公开了一种采用平板划线法纯化藻种。将单种培养的微藻在BG-11(1.5%琼脂糖)固体平板培养基上反复划线纯化,直到获得无菌纯藻种。其实质上是传统的平板划线纯化法,纯化过程复杂,需要反复划线培养。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微藻纯化除菌培养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学院,未经攀枝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501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