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北斗RDSS的共视数据传递与时间同步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52379.X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95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黄振;石磊;冯雪峰;何加智;张尚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7/00 | 分类号: | H04L7/00;H04B7/185;G04R20/02;G01S19/03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孙楠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北斗 rdss 数据 传递 时间 同步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北斗RDSS的共视数据传递与时间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预先设置一包括共视基准站和共视接收机的共视数据传递与时间同步系统;由共视基准站发起共视命令报文;
2)共视接收机接到共视命令报文后,发送共视查询报文1类或者共视查询报文2类;其中,共视查询报文1类的数据格式为:卫星号,仰角,卫星号,仰角;共视查询报文2类的数据格式为GGTTS建议的共视观测数据;
3)共视基准站接收到共视查询报文1类后,快速匹配共视卫星号;
4)计算当前共视卫星号时差模型,并按照预先设定频度发送共视数据报文,共视基准站循环执行步骤4);
5)共视接收机接收到共视数据报文,对当前共视卫星号PPS进行补偿输出,共视接收机循环执行步骤5);
6)如果共视基准站的当前共视卫星失效,当前共视卫星号与共视卫星仰角的大小排序队列发生变化,回到步骤1);
7)如果共视接收机的当前共视卫星失效,当前共视卫星号与共视卫星仰角的大小排序队列发生变化,回到步骤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快速匹配共视卫星号包括以下步骤:
3.1)对共视基准站和共视接收机接收到的北斗卫星依据仰角由大至小进行排序;
3.2)根据仰角由大至小选取共视基准站和共视接收机共同收到的北斗卫星,选择两者都具有最大仰角的卫星作为共视卫星。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时差模型△T=本地原子钟时间Tb-北斗共视卫星时间Ta+共视卫星与共视基准站距离/c,其中,c表示光速。
4.一种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方法的基于北斗RDSS的共视数据传递与时间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共视基准站和共视接收机;所述共视基准站和共视接收机接收北斗卫星报发的导航电文,所述共视基准站根据导航电文生成共视数据报文,并广播至所述共视接收机;所述共视接收机用于接收共视数据报文,进行共视授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视基准站包括共视数据计算单元和北斗一代RDSS;所述共视数据计算单元依据导航电文及共视查询报文1类中共视接收机的查询卫星号快速筛选北斗共视卫星,计算产生共视基准站与筛选出的北斗共视卫星的时差模型,经过卡尔曼滤波或者最小二乘法后,生成共视数据报文;通过所述北斗一代RDSS通信系统广播到所述共视接收机。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视接收机包括共视授时单元和北斗一代RDSS;所述北斗一代RDSS接收共视数据报文,并传输至所述共视授时单元;所述共视授时单元提取共视数据报文中的时差模型,补偿本地原子钟得到修正后的本地原子钟时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后的本地原子钟时间=本地原子钟时间Tb’+△T-(本地原子钟时间Tb’-北斗共视卫星时间Ta’)-共视卫星与共视基准站距离/c,c表示光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5237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