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电极电弧电压检测功能的导电横臂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52566.8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4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韩星;李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G01R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杨柳岸 |
地址: | 400013***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横臂 电极电弧 电柱 电压检测功能 电极电压 石墨电极 耐高温 铜线缆 屏蔽 电弧 导电夹头 电压检测 工作电压 水冷电缆 线路布置 阻抗电压 补偿器 导电夹 钢绞线 集线柱 穿墙 夹持 铜管 铜排 变压器 测量 出线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电极电弧电压检测功能的导电横臂,包括导电横臂本体与石墨电极,石墨电极通过导电夹头夹持在导电横臂本体的前端;导电横臂本体的内部埋有耐高温屏蔽铜线缆,耐高温屏蔽铜线缆一端通过设置在导电横臂本体前端的前电压集电柱引出,另一端通过设置在导电横臂本体后端的后电压集电柱引出,导电夹头上部每相设置有一个电极电压集电柱,该电极电压集电柱通过铜排或钢绞线与前电压集线柱相连。该检测线路去除了变压器的出线补偿器、穿墙铜管、水冷电缆和导电横臂这四部分的阻抗电压干扰,与常规技术相比,该线路布置形式使得电极电弧电压检测位置更靠近电弧,故测量出的电极电弧工作电压更加准确,结果更加真实。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弧炉精炼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电极电弧电压检测功能的导电横臂。
背景技术
现有的炼钢电弧炉、钢包精炼炉在生产时,为控制电炉的输入功率,必须采集电极电弧的工作电压,但由于电炉中心温度高,电极的导电横臂在冶炼过程中上下移动频繁,直接采集电极电压很困难,现有电炉均是在变压器的低压侧出线位置设置电压互感器,通过采集变压器出线侧的工作电压,判断和估算电极电弧电压的大小。
由于冶金电弧炉的大电流线路主要包括变压器的出线补偿器、穿墙铜管、水冷电缆和导电横臂;电弧炉在工作时,这几部分设备的阻抗电压占比很大,且工作电压波动频繁,对电弧电压检测影响很大,大电流线路的动态移动导致线路阻抗电压变化不稳定,对电极电弧电压的干扰较大,误差也较大,导致电炉炉内电弧电压不平衡,电极输入功率调节的响应滞后,影响电炉的输入功率稳定。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电极电弧电压检测功能的导电横臂,以达到精确采集电极电压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电极电弧电压检测功能的导电横臂,包括导电横臂本体与石墨电极,石墨电极通过导电夹头夹持在导电横臂本体的前端;导电横臂本体的内部埋有耐高温屏蔽铜线缆,耐高温屏蔽铜线缆一端通过设置在导电横臂本体前端的前电压集电柱引出,另一端通过设置在导电横臂本体后端的后电压集电柱引出,前电压集线柱、后电压集线柱与导电横臂本体间均设有绝缘垫片;导电夹头上部每相设置有一个电极电压集电柱,该电极电压集电柱通过铜排或钢绞线与前电压集线柱相连。
进一步,导电横臂本体的内部设有无缝管,耐高温屏蔽铜线缆埋设在无缝管内。
进一步,无缝管为不锈钢无缝管。
进一步,后电压集电柱连有耐高温铜线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装置通过在导电横臂本体内直接设置耐高温屏蔽铜线缆实现了石墨电极与电压互感器的直接连接,使得检测线路避开了变压器的出线补偿器、穿墙铜管、水冷电缆和导电横臂这四部分的阻抗电压干扰而直接检测石墨电极电弧工作电压,与常规技术相比,该线路布置形式使得电极电弧电压检测位置更靠近电弧,故测量出的电极电弧工作电压更加准确,结果更加真实。
该结构中的导电夹头上部每相设置有一个电极电压集电柱,可动态跟踪三相电极的电弧电压变化,从而可及时调整石墨电极的移动;这对保证炉内输入三相功率的平衡度、提高电弧炉或精炼炉的冶炼功率因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导电横臂本体—1、石墨电极—2、导电夹头—3、耐高温屏蔽铜线缆—4、前电压集线柱—5、后电压集线柱—6、电极电压集电柱—7、铜排—8、耐高温铜线缆—9、电压互感器—10、无缝管—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525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