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改性抗车辙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52923.0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90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吉哲;李洪印;王飞;姚占勇;孙昌军;梁明;蒋红光;李沛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42 | 分类号: | C04B24/42;C04B24/40;C04B24/00;C04B26/26;C04B103/6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郑平 |
地址: | 250002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改性 车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改性抗车辙剂,属于道路工程材料领域。以质量百分数计,所述复合改性抗车辙剂包括如下组分:再生热塑性聚合物的质量分数为40~70%,再生橡胶粉的质量分数为10~30%,无机填充料的质量分数为5~15%,偶联剂的质量分数为1~5%,助溶剂的质量分数为2~8%,木质素纤维的质量分数为1~5%。本发明根据固体废弃物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并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进行有机组合制备沥青混合料抗车辙剂,显著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同时,在生产原料角度而言,可以有效利用多种固体废弃物,不仅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还可以降低抗车辙剂的综合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再生聚合物及固体废弃物制备的沥青混合料抗车辙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交通量的逐年增加,以及大轴载和渠化交通的特点,沥青路面在高温和持续荷载作用下容易产生显著的永久变形并累积形成车辙。沥青路面车辙的出现严重地影响了高等级路面服务质量及行车安全,并直接影响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造成维护成本的增加,构成了交通运输的安全隐患。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外道路工作者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其中在材料添加剂方面,采用了高模量沥青混合料、低标号沥青混合料、抗车辙剂等一系列技术,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路面的抗变形能力。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提高沥青混合料高温条件下的模量可以有效减缓车辙的发生。然而,这些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单纯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模量会极大降低其低温条件下的柔性,极易引起低温开裂,达不到延长沥青路面整体寿命的目的。因此,在提高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同时,需要兼顾其低温抗裂性能。
目前,我国常用的抗车辙剂是以热塑性塑料为主要材料制成的混合颗粒,通过干拌法与集料进行混合,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模量,从而改善沥青路面高温抵抗永久变形的能力。但是目前市售抗车辙剂普遍与沥青相容性较差,造成沥青混合料黏聚性不足,影响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和疲劳性能。另外,市售抗车辙剂价格普遍偏高,仍有降低的空间。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塑料用品的使用量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的废弃塑料制品,若处置不当,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同时,汽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产生了大量的废旧汽车轮胎,其合理化利用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电解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赤泥,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处置不当还会造成碱性物质下渗,污染地下水源。综上,有必要研究一种成本低、又能够兼顾高温抗车辙性能和低温抗开裂性能的抗车辙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复合改性抗车辙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根据固体废弃物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并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进行有机组合制备沥青混合料抗车辙剂,显著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同时,在生产原料角度而言,可以有效利用多种固体废弃物,不仅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还可以降低抗车辙剂的综合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复合改性抗车辙剂。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复合改性抗车辙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一种抗车辙沥青混合料。
本发明的目的之四是提供复合改性抗车辙剂、抗车辙沥青混合料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具体的,本发明公开了下述技术方案:
首先,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改性抗车辙剂,以质量百分数计,包括如下组分:
所述再生热塑性聚合物包括回收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再生热塑性聚合物主要提高沥青胶浆的模量从而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
优选地,所述再生热塑性聚合物由回收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等经清洗、干燥、挤出造粒制备,粒径控制在2~4mm,以保证后续材料混炼的便利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529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