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密方法、解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53673.2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70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梁;王学富;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量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H04L9/08;H04L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密 方法 解密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加密方法、解密方法及装置,其中加密方法包括:获取需发送给第一目标设备的非密钥数据;向密码卡输入所述需发送给第一目标设备的非密钥数据;控制密码卡进行第一加密操作,第一加密操作为仅对非密钥数据加密;在需发送给第一目标设备会话密钥的情况下,控制密码卡进行第二加密操作,第二加密操作为仅对会话密钥加密。通过本申请实施例,KDC、终端与服务端之间传输的数据都为非密钥数据,即使KDC、终端与服务端中任意设备的操作系统被攻破,攻击者都不可能通过控制操作系统获取密钥。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量子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加密方法、解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量子通信网络中,两个设备进行数据通信前均需要进行认证。一种可能的应用场景为当终端需要向服务端申请资源或服务时,终端与服务端需要进行认证。终端与服务端为非对等实体,服务端提供服务而终端使用服务。终端主动发起认证过程,服务端等待终端的连接并对终端进行合法性验证。量子通信网络中设备的认证需要采用对称密码技术,由于Kerberos协议使用对称密码技术进行认证,因此,Kerberos协议特别适用于量子通信网络的设备认证。其中,Kerberos协议是一种网络身份认证协议,是一种基于可信任第三方(密钥分发中心(Key Distribution Center,KDC))的使用对称密码技术的认证协议。目前,已经广泛用于经典网络较为成熟的身份认证协议。
KDC包括认证服务(Authentication Service,AS)和票据授权服务(TicketGranting Service,TGS),其中,AS用于接收终端的认证信息,并依据所接收的认证信息对终端进行认证;TGS用于对终端进行合法性校验。终端与服务端按照Kerberos协议进行身份验证的过程包括:AS接收终端的认证信息,并依据所接收的认证信息对终端进行认证,若AS对终端的认证通过,向终端发放票据授权票据(Ticket Granting Ticket,TGT),以便终端利用TGT向TGS申请服务票据(Service Ticket,ST);若TGS向终端发放ST,表明TGS认证终端的身份是合法的,ST是终端访问服务端的凭证;接着,终端与服务端间进行身份认证。
但是,在上述终端与服务端认证的过程中,KDC、终端与服务端的内存、CPU中出现认证密钥和会话密钥中的部分或全部。当KDC、终端与服务端的操作系统被攻击者攻破,即攻击者获取了操作系统的控制权,此时,攻击者可以通过控制操作系统获取到认证密钥和/或会话密钥。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加密方法,用以即使KDC、终端与服务端的操作系统被攻击者攻破,攻击者通过控制KDC、终端与服务端的操作系统也无法获取到认证密钥与会话密钥。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加密装置,用以保证上述方法在实际中的实现及应用。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加密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第一设备中预置有密码卡,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需发送给第一目标设备的非密钥数据;
向所述密码卡输入所述需发送给第一目标设备的非密钥数据;
控制所述密码卡进行第一加密操作,所述第一加密操作为仅对所述非密钥数据加密;
在需发送给所述第一目标设备会话密钥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密码卡进行第二加密操作,所述第二加密操作为仅对所述会话密钥加密。
其中,所述第一设备为KDC;
在所述控制所述密码卡进行第二加密操作之前,还包括:
控制所述密码卡生成所述需发送给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的会话密钥。
其中,所述密码卡中预置有与终端共享的第一认证密钥、与服务端共享的第二认证密钥、以及独有的第三认证密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量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量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536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精度高安全新型水体加热复合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位器用防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