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湖泊水生态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53962.2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1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曹诗怡;胡希军;韦宝婧;杜心宇;曹盼;黄雪嘉;龚琛荥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理工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陈思聪 |
地址: | 414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体 修复 生态浮床 生态修复 湖泊水 生态系统 湖泊 水生生态系统 透明度 水生态修复 植被 沉水植物 定期检测 光电方式 湖泊水体 漂浮垃圾 杀菌处理 食物链 定位杆 浸没式 污水源 好氧 自净 种植 放养 打捞 污水处理 岸边 湖水 洁净 恢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湖泊水生态修复方法,通过以下步骤予以实现的:S1:首先在需要修复的水体中打捞漂浮垃圾以及对污水源进行严格的污水处理;S2:在需要修复的水体中添加经过培养的水生态修复制剂并利用浸没式光电方式进行修复杀菌处理;S3:定期检测湖水的透明度,并根据透明度种植沉水植物;S4:利用定位杆在湖泊表面岸边设置生态浮床,生态浮床上种植有植被且植被的密度为10‑25株/m2;S5:在湖泊中放养多种杂食性鱼。本发明的修复方法可促进湖泊水体向洁净好氧生态系统演变,形成稳定延长的食物链,使生态系统相对稳定,逐步恢复水体的水生生态系统和水体的自净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措施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湖泊水生态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城市景观水、生态湖泊、河涌水环境、农村生活污水、水产养殖循环水等方面的污染及防治情况不容乐观。由于城市建设的加强,城市景观水的需求增加,对其水环境的治理要求进一步加剧,湖泊等水体的污染治理迫在眉睫;湖泊等水体的主要原因是工业污染源以及人为的破坏,需要从源头以及主动建立生态修复。
现在的水生态修复主要循环过滤和曝气,循环过滤主要利用过滤砂缸和循环水泵并铺设用以循环过滤,曝气法是采用曝气装置向水体中充入氧气,来增加水体溶解氧的含量,从而达到水体净化目的的方法,但这样方法浪费成本且治标不治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湖泊水生态修复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湖泊水生态修复方法,通过以下步骤予以实现的:
S1:首先在需要修复的水体中打捞漂浮垃圾以及对污水源进行严格的污水处理;
S2:在需要修复的水体中添加经过培养的水生态修复制剂并利用浸没式光电方式进行修复杀菌处理;
S3:定期检测湖水的透明度,并根据透明度种植沉水植物;
S4:利用定位杆在湖泊表面岸边设置生态浮床,生态浮床上种植有植被且植被的密度为10-25株/m2;
S5:在湖泊中放养多种杂食性鱼。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述步骤S1中污水处理是水污染源排放口和径流区域投放污水处理剂,污水处理剂的投加量为110-150g/m2。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污水处理剂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聚丙烯酸钠2-10份、淀粉5-25份、膨润土30-50份、硫酸铁2-10份、明矾1-5份和活性炭1-9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浸没式光电方式采用多根光电催化管产生紫外线照射杀菌。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生态修复制剂由氨氧化细菌、氮氧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组成的组合物,其中所述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氨氧化细菌20-40份,氮氧化细菌10-20份和反硝化细菌5-15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3中的沉水植物包括轮叶黑藻、狐尾藻和金鱼藻。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5中的杂食性鱼包括鲤鱼、鲫鱼、洄鱼、丁岁鱼和罗非鱼。
一种所述湖泊水生态修复方法在湖泊水生态修复中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理工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未经湖南理工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539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