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缓释颗粒复混肥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54107.3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0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胡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市粳糯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8;C05G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释颗粒 复混肥 肥芯 尿素 氯化钾 肥效 腐殖土层 富营养化 环境问题 磷酸一铵 碳化秸秆 氯化铵 淋滤 烧苗 施用 施肥 肥料 释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释颗粒复混肥,所述缓释颗粒复混肥包括肥芯和依次包裹在肥芯外侧的尿素层和腐殖土层;肥芯的原料包括氯化钾、氯化铵、磷酸一铵、尿素、碳化秸秆。本发明提供的缓释颗粒复混肥肥效释放缓慢、持续、长期、稳定,能源源不断的供给植物养分;一次大量施用不会“烧苗”,减少了施肥的数量和次数;避免一般肥料由于不能被有效利用而淋滤流失,进而引起富营养化等相应环境问题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肥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缓释颗粒复混肥。
背景技术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在发展中国家粮食的增产中,55%来自化肥的作用。大量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化肥利用率只有30%左右,也就是说,所使用的化肥的近70%无效流失,一方面直接造成化肥的浪费;另一方面,进入水体的大量化学肥料对水体造成了污染,进入水体后的化肥首先开始肥水,然后水中藻类及生物大量繁殖,这些藻类生物死后的残体,就开始逐年将水体染黒,极度污染了地下水、江河湖泊,这就是我国众多的井水、河水已经不能被人们使用的原因。
还有我们眼睛看不见的污染:化肥因浓度太高,农作物吸收到体内后,短时间内无法全部转化成农作物自身所需物质,会在农作物体内积成下来,导致农产品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超标,进而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
为了提高化肥的利用率,避免化肥一次性释放肥力,减少甚至阻止养分流失,将肥料制备成缓释肥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选择,因此缓释肥料成为了当前肥料研究的热点。缓释肥也称控释肥,是指能够根据作物需求调整肥料养分的释放,使肥料养分的释放速度与作物的吸收速度相吻合的一类肥料。由于缓释肥根据作物的需求进行养分的释放,因此能够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损失,减少施肥引起的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缓释颗粒复混肥。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缓释颗粒复混肥,所述缓释颗粒复混肥包括肥芯和依次包裹在肥芯外侧的尿素层和腐殖土层;
所述肥芯、尿素层、腐殖土层的重量比为50-55:13-17:15-20;
所述肥芯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碳化秸秆15-20份、氯化钾8-15份、氯化铵15-30份、磷酸一铵11-20份、尿素36-42份。
优选地,肥芯的原料还包括粘结剂,粘结剂优选为0.5%-0.8%重量比的淀粉溶液,所述淀粉溶液的用量为2-6重量份。
优选地,0.5%-0.8%重量比的淀粉溶液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将水和淀粉以2-4:1的重量比混合,静置浸泡10-12小时后,边搅拌边加入40-50℃的水至淀粉溶液重量比达到0.5%-0.8%,停止加水,继续搅拌10-15分钟。
优选地,淀粉为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或红薯淀粉,进一步优选为红薯淀粉。
优选地,碳化秸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秸秆粉碎,得到秸秆粉;
S2、将S1中得到的秸秆粉放在8%-13%重量比磷酸溶液中浸泡3-5小时,固液分离得到浸酸秸秆粉;
S3、将S2中得到的浸酸秸秆粉和氯化钙混合,放入碳化炉中进行碳化处理,碳化反应温度750-800℃,反应时间1-1.5小时,得到碳化秸秆;
所述秸秆粉与氯化钙的重量比为20-25:1。
优选地,碳化秸秆的制备方法中,秸秆粉的粒径为0.5-2毫米。
优选地,碳化秸秆的制备方法S3中,进行碳化反应的浸酸秸秆粉的含水量控制在10%-15%。所述浸酸秸秆粉含水量的控制可以通过控制固液分离工艺来实现,或是在固液分离后,再干燥或添加水分调节含水量。
优选地,秸秆为水稻秸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市粳糯种植专业合作社,未经蚌埠市粳糯种植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541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