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研究海床壁面效应的综合试验水槽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54441.9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86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程红霞;徐鹏飞;马加;骆佳成;沈雅琳;孟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0/00 | 分类号: | G01M1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研究 海床 效应 综合 试验 水槽 | ||
1.一种研究海床壁面效应的综合试验水槽,其特征在于:
包括水槽本体、造波装置、造流装置、拖曳与自旋转测量装置和壁面床底模拟装置;
所述造波装置具有能够在所述水槽本体内往复运动的造波板(16);
所述造流装置具有能够在所述水槽本体内喷水的进水管(13);
所述拖曳与自旋转测量装置具有能够在所述水槽本体内移动和旋转的悬挂杆(21);
所述壁面床底模拟装置具有沿所述水槽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并在其内横向移动的分隔板(4);
所述造流装置还包括出水管和水泵,所述出水管与所述进水管(13)分别设置在所述水槽本体的两端,所述出水管通过所述水泵与所述进水管相连;
所述进水管(13)和所述出水管的数目均为多个,并且沿所述水槽本体的宽度方向等间距分布;
所述壁面床底模拟装置还包括一对横杆(5)和分别可调节设置在对应横杆(5)上的调节座(6);所述横杆(5)沿所述水槽本体的宽度方向分别设置在所述水槽本体的两个端部,所述分隔板(4)的两端分别与对应调节座(6)相连;
所述水槽本体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长侧板(1)、两个平行设置的短端板(3)和一底板(2);所述长侧板(1)的两端边沿分别与两个短端板(3)的对应边沿密封相连,所述底板(2)的边沿分别与所述长侧板(1)和所述短端板(3)的边沿密封相连;
所述长侧板(1)、所述底板(2)和所述分隔板(4)均为透明板;水槽本体设置具有可调节高度的支撑腿(22)的台架,台架下安装反光镜;
所述水槽本体的边角处接缝均设置有纵向加强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研究海床壁面效应的综合试验水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造波装置还包括旋转驱动装置、导杆(15)和造波丝杠(14);所述导杆(15)和所述造波丝杠(14)均平行于所述水槽本体的长度方向,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的转轴与所述造波丝杠(14)相连;所述造波板(16)与所述造波丝杠(14)转动连接,与所述导杆(15)滑动连接;所述造波板(16)的板面垂直于所述水槽本体的长度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研究海床壁面效应的综合试验水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拖曳与自旋转测量装置还包括第一平台(10)、第二平台(12)和旋转平台;所述第一平台(10)通过安装在所述水槽本体上的第一移动装置而在所述水槽本体的长度方向水平移动,所述第二平台(12)通过安装在所述第一平台(10)上的第二移动装置而在所述水槽本体的宽度方向水平移动;所述旋转平台通过安装在所述第二平台(12)上的旋转装置而在垂直于水平面的轴线旋转;所述悬挂杆(21)垂直地设置在所述旋转平台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研究海床壁面效应的综合试验水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拖曳与自旋转测量装置还包括三分力天平,所示三分力天平连接在所述旋转平台和所述悬挂杆(2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研究海床壁面效应的综合试验水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分力天平包括阻力仪(17)、侧向力天平(19)和偏航力矩天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5444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