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模型的建筑物内定位系统及其定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54807.2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8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简家林;刘海龙;王玉明;谷永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5/06 | 分类号: | G01S5/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104 | 代理人: | 张永芬 |
地址: | 300461 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港保税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操作平台 定位基站 定位系统 上位机 基站 定位标签 室内定位 无线连接 建筑物 低复杂度 定位技术 定位目标 室内环境 多节点 物联网 存储 直观 观看 | ||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BIM模型的建筑物内定位系统及其定位方法,内定位系统包括上位机操作平台、Zigbee接收基站、若干个Zigbee定位基站、若干个置于待定位的人员或者物体上的Zigbee定位标签,上位机操作平台内存储有建筑物的BIM模型,Zigbee接收基站与上位机操作平台相连,Zigbee定位标签与Zigbee定位基站无线连接,Zigbee定位基站与Zigbee接收基站无线连接。本发明解决了目前的室内定位不精确,室内环境不可视的问题;利用物联网多节点定位技术实现低复杂度、精度较高的室内定位,并结合BIM技术,可直观地观看被定位目标所在的位置以及周围环境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内人员位置实时定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模型的建筑物内定位系统及其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定位系统主要有GPS、北斗等,GPS、北斗定位系统多用于室外定位的大多数场景。
但是对于室内建筑物内部的定位,GPS、北斗等信号微弱,无法精确定位。另外室内的情况比起室外更加复杂,每个楼层空间具有不同的结构,虽然已经存在多种室内定位的方案,但是对室内的定位,光有位置信息没有该位置的实际环境情况没有多大意义,难以在室内定位领域大面积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目前的室内定位不精确,室内环境不可视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BIM模型的建筑物内定位系统及其定位方法,可直观地观看被定位目标所在的位置以及周围环境情况。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建筑物内定位系统,包括上位机操作平台、Zigbee接收基站、若干个Zigbee定位基站、若干个置于待定位的人员或者物体上的Zigbee定位标签,所述上位机操作平台内存储有建筑物的BIM模型,所述Zigbee接收基站与所述上位机操作平台相连,所述Zigbee定位标签与Zigbee定位基站无线连接,所述Zigbee定位基站与Zigbee接收基站无线连接。
所述Zigbee定位基站分为立面组网基站和平面组网基站,立面组网基站包括分布在建筑物内不同楼层内的若干个Zigbee立面定位基站,平面组网基站包括分布在建筑物内的若干个Zigbee平面定位基站,所述Zigbee定位标签与Zigbee平面定位基站、Zigbee立面定位基站无线射频信号连接。
所述建筑物的BIM模型是用Revit根据真实建筑物:建立的三维信息模型并附带完整的建筑物信息。
所述上位机操作平台内设有Revit开发出的动态软件摄像机,其行走路径为检测到的Zigbee定位标签的坐标形成的路径。
上述基于BIM模型的建筑物内定位系统的定位方法,具体步骤为:
S1、在建筑物的不同楼层平面的固定位置安装若干个Zigbee平面定位基站,在每个楼层的入口处安装Zigbee立面定位基站,Zigbee平面定位基站、Zigbee立面定位基站独立组网,分别检测Zigbee定位标签的平面和立面坐标值;
S2、需要被定位的人员或者物体携带一个Zigbee定位标签进入建筑物,进入每一楼层时,先经过楼层入口处安装的Zigbee立面定位基站,Zigbee定位标签不断发出射频信号给Zigbee立面定位基站,Zigbee立面定位基站接收实时信号,基于信号强度测距法来计算出Zigbee定位标签的坐标在立面的坐标值,根据此高度,使Zigbee定位标签与相对应楼层上面的Zigbee平面定位基站组网,并接收Zigbee平面定位基站的信号及信息,根据信号强度测距法及三边测距法来计算出Zigbee定位标签的坐标在平面的坐标值;
S3、Zigbee定位标签的坐标值跟建筑物的BIM模型坐标一一对应,得到Zigbee定位标签在建筑物的BIM模型中实时位置,从而对人员位置或者物体位置进行监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548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