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硫含盐废水的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55192.5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31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刘继;李遵陕;金培玉;朱晓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3116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硫含盐 废水 处理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硫含盐废水的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热过滤单元、吹脱单元、浓缩单元、物化处理单元和生化处理单元,所述浓缩单元还与焚烧单元相连。本发明将高浓度含硫含盐有机废水进行热过滤、吹脱、浓缩、焚烧、物化处理以及生化处理等操作,通过各单元操作的协同处理,使高浓度含硫含盐有机废水得以高效处理,经处理后的废水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同时硫元素的回收率达到99%以上,回收的盐也可达到国家工业盐一级使用标准,避免资源的浪费,实现其循环利用,降低废水的处理成本,为其他类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提供了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硫含盐废水的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染料、医药、农药以及石油化工等基础行业也蓬勃发展,不可避免会排出大量废水,而由于行业特性的原因,其排出的废水中常含有硫化物,主要包括硫化氢等物质。硫化氢毒性较大,对水生生物具有较强的杀害能力;在通风不良条件下,当其聚集到一定浓度时,也会对操作人员产生毒害作用。此外,当含有硫化物的废水排放到水体中后,会与水体中的铁类金属反应,使水体发臭发黑,因此,国家对含硫废水有严格的排放标准。
目前,含硫废水的常用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酸化吸收法、气提法、化学絮凝法、空气氧化法等。其中,酸化回收法是在酸性条件下使S2-转化为H2S气体,进入脱硫装置,回收其中的硫,由于硫化氢具有毒性和腐蚀性,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对设备的要求较高;气提法是利用空气将废水中的硫化物吹脱出来,其局限性在于能耗较大,工艺复杂,对水量小、含硫量低的废水并不适用;化学絮凝法是通过向废水中投加亚铁盐或铁盐,使其与H2S生成难溶固体后分离去除,当硫化物浓度过高时,药剂消耗量多,不适用于含硫浓度高、废水量大的废水;空气氧化法是指利用空气将硫离子氧化为无毒的硫代硫酸盐或硫酸盐,但由于氧气在水中溶解度较低,气液传质效率极低,单纯通入氧气氧化效果不明显,还需要加入相应的催化剂来提高处理效果,造成成本提高以及增加后续处理的难度。
目前,含硫废水的成分一般较为复杂,单一的处理方法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通常采用多种处理措施共同处理废水。CN 106256783 A公开了一种含硫废水的处理方法,首先采用pH调节剂将含硫废水的pH调节为4~6,其次将调节pH后的废水输入膜法负压脱硫单元进行脱硫处理,脱除的硫化氢气体经焚烧处理会造成大气污染,且膜法不适用于高含盐废水的处理,膜装置在高浓度盐存在的情况下极易堵塞。CN 106396185A公开了一种含硫化物废水的处理方法,该方法采用氧化-沉淀法,向调节池中加入酸溶液调节pH后进入氧化池,与氧化剂反应,反应后若硫化物浓度低于1mg/L,通入过滤器进行过滤,若硫化物浓度高于1mg/L,则引入沉淀池发生沉淀反应后再分离,使废水中的硫得以处理,但该方法仅仅适用于低硫含量的废水,对于高含硫量废水,不但氧化成本高,而且会产生大量污泥,大大增加了废水处理成本,且造成了硫资源的浪费。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种类的废水除了含硫量较高,往往含盐量也较高,其处理过程也更为复杂。CN 108128983 A公开了一种高含硫、高含盐气田采出水深度净化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气田采出水依次进入自然沉降单元-气浮混凝沉降单元-蒸发结晶单元-高级氧化单元-生化处理单元进行处理,污染物以结晶盐的形式从污水中析出,进行填埋处置或回收利用,但该方法只是将以离子形式存在的硫和其他盐类共同析出,难以进行分离使用,且未对其他形式的硫进行回收,对废水的处理不彻底。
综上所述,高浓度含硫含盐废水的处理仍需寻求一种高效、低成本的方法,既可实现废水达标排放,同时使得废水中有效成分能够回收利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硫含盐废水的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通过将高浓度含硫含盐废水依次进行热过滤、吹脱、浓缩、物化处理以及生化处理等操作,充分回收废水中的硫元素和盐类,避免资源的浪费,实现其循环利用,同时使废水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降低废水的处理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551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