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机胺分子筛催化剂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55619.1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97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高会杰;孙丹凤;陈明翔;郭志华;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C02F103/36;C02F101/38;C02F101/16;C02F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分子筛 催化剂 生产 废水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机胺分子筛催化剂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是将分子筛催化剂生产废水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的废水与生活污水和/或工业废水混合,进行厌氧水解;厌氧水解后废水进行生物强化处理,包括生物接触氧化单元和生物脱氮单元,在生物接触氧化单元和生物脱氮单元投加游离的氨基酸和腐殖质。本发明方法可以实现含有机胺分子筛催化剂生产废水的达标处理,具有工艺安全可靠、处理效果好、运行费用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机胺的分子筛催化剂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许多炼油催化剂以及用于制备催化剂的分子筛生产过程中要使用铵盐或氨水,其中分子筛合成过程产生的废水含有硅铝化合物,这些物质不可生化,直接进入生化系统将影响微生物对常规污染物的处理效果。有的分子筛在合成过程中使用有机胺作为模板剂,因此排放的催化剂废水中除了含有硅铝化合物、高浓度COD和氨氮外,还含有一定量的有机胺。含有机胺的废水大多采用物化和生化相结合的方法处理,工艺比较复杂。废水中的有机胺在生化处理过程中降解为小分子的有机胺和无机氮,因此生化过程中通常出现氨氮浓度升高的现象,这进一步增加了催化剂生产废水的处理难度。而且如果废水中的有机胺不能得到彻底脱除,也不能满足总氮的排放要求。
国内外研究者对催化剂废水中单一污染物的处理技术研究较多,如分子筛生产过程产生的悬浮物主要采用微滤膜和絮凝法进行处理,氨氮主要采用生物法、热泵闪蒸汽提法和离子交换法等。陈怡等(曝气生物流化床处理高浓氨氮废水,中国给水排水,2003)将高浓度有机废水与分子筛工艺废水按1:3.5的比例混合,通过沉淀-絮凝-生物耦合工艺处理分子筛工艺废水,经曝气生物流化池(ABFT)处理后,废水各项指标达到了排放标准。但是并未涉及出水中总氮的含量,而且絮凝沉淀需要投加大量的药剂,处理成本较高。CN201010210974.4公开了一种含氨氮高盐催化剂废水的处理回用方法,该方法采用“调酸+微滤+膜蒸馏+冷却结晶”的工艺流程,主要是去除废水中的盐分、氨氮和金属离子,不适合处理含有机胺的催化剂废水。
CN104944671A公开了一种分子筛催化剂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是在生物接触氧化单元投加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剂,在生物脱氮单元投加反硝化菌剂。CN106554124A公开了一种分子筛催化剂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是在生物接触氧化单元投加微生物生长促进剂和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剂,在生物脱氮单元投加反硝化菌剂;所述生长促进剂包括金属盐、多胺类物质和有机酸羟胺。上述发明方法均可以实现含有机胺分子筛催化剂生产废水的达标处理,具有工艺安全可靠、处理效果好、运行费用低等优点。但是,操作过程需要使用多种菌剂组合,额外增加了劳动强度,同时金属盐的使用还存在二次污染的隐患。
因此,如何经济高效地处理同时含有机胺和氨氮的分子筛催化剂废水,特别是如何处理催化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COD、氨氮、有机胺、悬浮物的碱性废水,将直接影响催化剂生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机胺的分子筛催化剂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本发明方法可以实现含有机胺分子筛催化剂生产废水的达标处理,具有工艺安全可靠、处理效果好、运行费用低等优点。
本发明含有机胺分子筛催化剂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1)分子筛催化剂生产废水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的废水与生活污水和/或工业废水混合进行厌氧水解;
(2)厌氧水解后废水进行生物强化处理,包括生物接触氧化单元和生物脱氮单元,在生物接触氧化单元和生物脱氮单元投加游离的氨基酸和腐殖质。
本发明步骤(1)所述的含有机胺的分子筛催化剂生产废水为分子筛催化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具体水质为:COD浓度(Cr法,下同)为2.5-4.0万mg/L,BOD浓度为5000-10000mg/L,有机氮浓度为2000-8000mg/L,氨氮浓度为1000-8000mg/L,pH值10-13.6,悬浮物浓度为3000-5000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556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