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乌菜提早开花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56155.6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8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袁凌云;汪承刚;朱世东;谢石磊;侯金锋;沈星;陈国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7/06 | 分类号: | A01G7/06;A01C1/00;A01N43/22;A01N45/00;A01N43/12;A01P21/00 |
代理公司: |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34116 | 代理人: | 刘海涵 |
地址: | 23006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乌菜 油菜素内酯 混合物 表面消毒 混合液 赤霉素 开花 春化作用 生长环境 有效辐射 育种年限 无菌水 营养钵 放入 喷施 夜温 幼苗 真叶 播种 取出 新品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乌菜提早开花的方法,涉及蔬菜化控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乌菜种子用20%NaClO进行表面消毒;步骤二、将经表面消毒后的乌菜种子放入无菌水和油菜素内酯的混合液中,获得混合物,所述油菜素内酯的浓度为30mg/L;步骤3、将步骤2获得的混合物放置五天进行春化作用,放置温度为4℃;步骤4、将经步骤2处理的混合物中的乌菜种子取出后播种于营养钵中,生长环境为昼/夜温为(25±1)℃/(18±1)℃,光合有效辐射为300‑500μmol·m‑2·s‑1,相对湿度为60‑70%;步骤5、当幼苗长到4~5片真叶时,开始喷施浓度为50mg/L的油菜素内酯和浓度为900mg/L赤霉素的混合液;本发明可有效缩短乌菜育种年限,有助于推进乌菜新品种的选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蔬菜化控领域,具体为涉及一种植物生长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乌菜,为十字花科芸薹属芸薹种白菜亚种的一个变种。其叶片肥嫩,可炒食、作汤、凉拌,色美味鲜,营养丰富。每100克鲜叶中含维生素C高达70毫克,钙180毫克及铁、磷、镁等矿物质,被称为“维他命”菜而倍受人们青睐。
油菜素内酯(BRs),参与调节植物的很多细胞和生理进程,包括细胞分裂和伸长,细胞壁复合物的生物合成,DNA、RNA和多种蛋白的合成,微管结构的形成,氮固定,同化物的转运,花粉管的发育,植物维管束系统的分化,不定根的形成,开花结果,种子,衰老等。
BRs作为一种天然植物甾醇类物质,不仅对植株细胞和生理进程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其能诱导植物对一系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产生耐性。早在二十世纪 80年代,就已经开始研究BRs对农业和园艺的潜在经济效益。后来,BRs类似物的化学合成证实了结构与活性的关系,并为温室和大田生产提供了合成具有活性的BRs的商业方法。在中国、日本和俄罗斯,大量EBL和HBL的研究表明,施用外源BRs能增加多种植物的产量,提高作物质量。然而,至今为止,对于BRs 调控蔬菜抽薹,影响开花时间的研究很少。
现有技术,使用外源赤霉素处理,可促进抽薹开花,但是经该技术处理的植株的营养体生长不足,营养体小,影响结籽产量和质量,因此,使用外源赤霉素处理在育种和制种过程中仍然存在困难。
乌菜在种子萌动及绿体植株阶段,均可接受低温感应而完成春化,且乌菜为二年生作物,正常条件下一年只能繁殖一代,从而影响了育种的进展。
因此,如何加快亲本春化繁殖的速度以推进乌菜新品种的选育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促进乌菜提早开花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乌菜春化繁殖时间较长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促进乌菜提早开花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乌菜种子用20%NaClO进行表面消毒;
步骤二、将经表面消毒后的乌菜种子放入无菌水和油菜素内酯的混合液中,获得混合物,所述油菜素内酯的浓度为30mg/L;
步骤3、将步骤2获得的混合物放置五天进行春化作用,放置温度为4℃;
步骤4、将经步骤3处理的混合物中的乌菜种子取出后播种于营养钵中,生长环境为昼/夜温为(25±1)℃/(18±1)℃,光合有效辐射为300-500μmol·m-2·s-1,相对湿度为60-70%;
步骤5、当幼苗长到4~5片真叶时,开始喷施浓度为50mg/L的油菜素内酯和浓度为900mg/L赤霉素的混合液;
每4天喷施一次,共喷施4次,喷施部位为叶片背面,当喷施至叶片表面滴水为止。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简单易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561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