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净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56635.2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2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邓业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鸿志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0 | 分类号: | F01N13/00;F01N13/10;F01N3/28;F01N3/035;F01N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张清彦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头 排气歧管 汽车本体 混合气 底盘 三元触媒 尾气 催化器 净化系统 前消音器 进气孔 互连 外管 汽车 净化处理设备 碳纳米颗粒 安全隐患 汽车排放 汽车行驶 软管连接 碳纳米管 一端连接 软管 盒连接 排尾管 盒套 开凿 自然环境 过滤 贯穿 | ||
1.一种汽车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车本体底盘(1),所述汽车本体底盘(1)前端设有排气歧管(2),所述排气歧管(2)的一端与汽车本体底盘(1)连接,所述排气歧管(2)的另一端连接有多头混合气盒(3),所述多头混合气盒(3)上开凿有多头进气孔,所述排气歧管(2)贯穿所述多头进气孔与所述多头混合气盒(3)连接;所述多头混合气盒(3)套接有互连软管(4),所述互连软管(4)连接有三元触媒催化器(5),所述三元触媒催化器(5)通过滤气外管连接有尾气前消音器(6),所述三元触媒催化器(5)还与所述汽车本体底盘(1)连接;所述尾气前消音器(6)通过滤气外管连接有尾气外排尾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连软管(4)上开凿有尾气成分检测通孔,所述互连软管(4)通过尾气成分检测通孔与空气监测装置(9)连接,所述空气监测装置(9)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排气处理控制器(10),所述排气处理控制器(10)通过导线电性连接循环吸风机(11),所述循环吸风机(11)连接有车内循环排气管(12),所述车内循环排气管(12)与所述尾气前消音器(6)和尾气外排尾管(8)之间的滤气外管连通;所述排气处理控制器(10)和循环吸风机(11)均与所述汽车本体底盘(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前消音器(6)和尾气外排尾管(8)之间的滤气外管中间还设有尾气后消音器(7),所述车内循环排气管(12)与所述尾气前消音器(6)和尾气后消音器(7)之间的滤气外管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吸风机(11)还连接有内循环导气管,所述内循环导气管贯穿所述汽车本体底盘(1)与车体内空间相连通,所述车体内空间设有所述空气监测装置(9)。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汽车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排气管(12)上设有气道单向阀(13),所述气道单向阀(13)与所述汽车本体底盘(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监测装置(9)包括有害气体检测传感器、尘埃颗粒检测传感器和氧气含量检测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元触媒催化器(5)内设有碳纳米管过滤吸附盒(14),所述碳纳米管过滤吸附盒(14)包括外层框架和碳纳米过滤网(15),所述外层框架为椭圆形海绵框,所述碳纳米过滤网(15)设置于所述椭圆形海绵框内;所述碳纳米过滤网(15)的载体部件是多孔陶瓷基板,所述多孔陶瓷基板主要成分包括白土、沸石粉、石墨烯、云母粉、叶绿泥和活性炭纤维,所述多孔陶瓷基板的一外表面覆盖有铂铑钯合金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过滤网(15)的另一外表面密集排列有碳杂质分级黏附纤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汽车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过滤网(15)内设有腐殖质生物培养基(16),所述腐殖质生物培养基(16)内填充有生物培养基质,所述腐殖质生物培养基(16)中央设有自生圆褐固氮菌种球(1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汽车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过滤网(15)上涂有氧化剂,所述氧化剂溶液包括硝酸和混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鸿志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鸿志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5663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