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感温变色效果的阻燃面料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56906.4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5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沈玉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玉芳 |
主分类号: | D03D15/08 | 分类号: | D03D15/08;D03D15/12;D03D13/00;D03D1/00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张抗震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温变色 长丝 弹性长丝 阻燃面料 纬纱 防辐射纤维 面料 抗菌长丝 经纱 阻燃 防辐射纤维层 镀银纤维 抗菌纤维 螺旋缠绕 阻燃纤维 氨纶丝 防辐射 合股纱 应用 | ||
1.一种具有感温变色效果的阻燃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经纱由第一芯纱、第一包覆纤维层、第二包覆层和第一包缠纱组成;所述的第一芯纱为氨纶丝与T400弹性长丝的合股纱;所述的第一包覆纤维层为抗菌纤维;所述的第二包覆纤维层为阻燃纤维;所述的第一包缠纱为感温变色长丝;
所述的纬纱由第二芯纱、第三包覆纤维层、第二包缠纱和第三包缠纱组成;所述的第二芯纱为T400弹性长丝,所述的第三包覆纤维层为包覆于芯纱周围的防辐射纤维;所述的第二包缠纱为螺旋缠绕于第三包覆层外侧的感温变色长丝;所述的第三包缠纱为螺旋缠绕于第三包覆层外侧的抗菌长丝;第二包缠纱与第三包缠纱相间排列;
经纱循环数为7,纬纱循环数均为6,经纱分别为第一经纱、第二经纱、第三经纱、第四经纱、第五经纱、第六经纱、第七经纱;
相对于纬纱而言,第一经纱交织点沉浮状态依次为:浮—浮—沉—浮—浮—沉;第二经纱交织点沉浮状态依次为:沉—浮—浮—沉—浮—浮;第三经纱交织点沉浮状态依次为:浮—浮—沉—浮—沉—浮;第四经纱交织点沉浮状态依次为:浮—沉—浮—浮—浮—沉;第五经纱交织点沉浮状态依次为:沉—浮—浮—沉—浮—浮;第六经纱交织点沉浮状态依次为:浮—沉—浮—浮—浮—沉;第七经纱交织点沉浮状态依次为:浮—浮—沉—浮—沉—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感温变色效果的阻燃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温变色纱线为感温变色涤纶或感温变色丙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感温变色效果的阻燃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温变色纱线为100D长丝。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感温变色效果的阻燃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纱的密度为200-300根/10CM,纬纱的密度为200-250根/10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感温变色效果的阻燃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氨纶丝的细度为22-78dtex;所述的T400弹性长丝的规格为DTY 50D/24F、75D/24F或75D/36F。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感温变色效果的阻燃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包覆纤维层的厚度为0.1-0.2mm;所述的第二包覆纤维层的厚度为0.2-0.3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感温变色效果的阻燃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菌纤维为纳米银抗菌白色涤纶短纤维,细度为1.1D,长度为32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感温变色效果的阻燃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燃纤维为阻燃粘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感温变色效果的阻燃面料,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防辐射纤维为镀银短纤维,长度为3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玉芳,未经沈玉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5690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花绉低弹面料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防潮阻燃pp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