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倒边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57192.9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32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肖志权;贺鹏;李学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优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06 | 分类号: | B24B9/06;B24B41/06;B24B55/06;B24B49/16;B24B47/12;B24B27/00 |
代理公司: | 32224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祝蓉蓉<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二***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元器件 倒角模 自动倒边机 调压弹簧 工作平台 倒边 打磨 样板 三轴移动机构 安装孔位 工作效率 固定放置 规律排布 控制系统 控制压力 球形结构 真空吸盘 半球形 倒边机 可控制 研磨面 中空 倒角 模穴 受力 加工 预留 电机 自动化 返回 移动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倒边机,控制系统自动控制三轴移动机构上的真空吸盘吸取工作平台上元器件移动至倒角模内;两电机分别带动元器件和倒角模反向旋转打磨元器件,打磨时采用调压弹簧控制压力的大小,完成一个元器件加工后,元器件返回原始位置;倒角模的研磨面为中空半球形;所述工作平台上预留多个安装孔位,用于安装不同的样板,样板上设有按照一定规律排布的多个模穴用于固定放置元器件。本发明的倒边机可实现自动化,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人员的加工强度;使用调压弹簧可控制合适的压力;球形结构的倒角模可保证产品的倒角呈现45°,受力更均匀且倒边更均匀,适用于不同的元器件倒边,适用性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元器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倒边机。
背景技术
光学元器件或者晶片在生产过程中产长需要进行磨削倒边处理,以去除外边缘的加工余量和锋利的棱角。传统的倒边处理加工过程中,通常采用手持元器件在倒边砂轮上进行加工,采用人工倒边耗时费力,效率低下,且人工操作稳定性差、误差大,导致同批次的产品加工精度和一致性较差,尤其是对于一些需要特定角度倒角的元器件。现有的打磨机器在打磨时受力点单一且不能精准的控制打磨压力;对于一些机械强度比较低的元器件打磨过程如果打磨压力控制不当很容易导致元器件破损而报废的情况,且打磨工具也会大大磨损。
中国专利CN201881228U公开了一种多边形晶片磨削机,包括:工作吸盘,用于通过抽真空容纳保持待磨边的多边形晶片的坯料,可以围绕其轴线转动;靠模,按照多边形晶片成品期望的边缘形状制成并用作母型,设置在工作吸盘的下方,与工作吸盘同轴设置,并相对于工作吸盘固定;砂轮,用于磨削所述晶片坯料;靠轮,设置在砂轮下方且与砂轮同轴设置,在磨削过程中,该靠轮顶在所述靠模上,以使砂轮按照该靠模的形状来磨削所述晶片坯料;以及调整机构,其用于调整靠轮和靠模之间的相对位置;其中同轴设置的工作吸盘和靠模与同轴设置的砂轮和靠轮之间可以相对移动。该多边形晶片磨削机结构简单、功能可靠且造价低。该专利中使用工作吸盘可方便固定加工元器件,使用多个砂轮进行打磨,但是在打磨过程中并不能精确控制打磨压力,更不能精确控制倒角为平滑的45°角,且砂轮在打磨过程中极易出现磨损进而影响打磨精度,另外该装置无法自动化连续地对多个元器件进行吸附、移动、定位和打磨,工作效率仍然偏低;也不方便应用于不同尺寸的元器件的倒边加工,需要更换靠轮和靠模且需要重新调整水平位置并重新定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问题之一,设计一种自动倒边机,可代替传统倒边机,减少工作人员的加工强度、提高加工质量,且打磨压力可控。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方式为:一种自动倒边机,包括控制系统、电机、倒角模、三轴移动机构、真空吸盘和工作平台;所述电机带动倒角模旋转;所述真空吸盘通过连接杆安装在三轴移动机构上且真空吸盘上设有调压弹簧用于控制压力的大小;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三轴移动机构上的真空吸盘吸取工作平台上的元器件,并将元器件移动至倒角模内,倒角模旋转打磨元器件,完成一个元器件加工后,再控制真空吸盘将元器件放回原始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优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优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571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