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型载药机器人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58990.3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3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杨润怀;李迪迪;姚蔚;袁媛;张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C08L67/04;C08K3/22;C08K3/04;C08F283/06;C08F220/56;C08F220/06;C08F222/38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汪贵艳 |
地址: | 23003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载药 驱动 生物可降解材料 驱动件 载药部 定点释放药物 弹性材料层 对称设置 光控材料 控制方式 外部光源 体外 无创 刺激 伤害 制作 | ||
1.一种微型载药机器人,包括载药部和连接在载药部后端的驱动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为对称设置的驱动件组成,所述驱动件包括外侧的弹性材料层和内侧的光控材料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载药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药部为内部镂空且一端开口的仿生头部壳体,所述驱动件为尾鳍状,其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仿生头部壳体开口端的边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载药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具有伸直的第一状态和尾端向内弯曲的第二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载药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药部和所述弹性材料层由可生物降解的3D打印材料和光引发剂制成,所述光控材料层由温度敏感型生物可降解材料和吸光材料制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型载药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生物降解的3D打印材料为水凝胶或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所述温度敏感型生物可降解材料为聚乳酸、N-异丙基丙烯酰胺或液晶高分子材料。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型载药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为2-异丙基硫杂蒽酮、2,4,6 -三甲基苯甲酰基膦酸乙酯或安息香二甲醚,所述吸光材料为在红外波段有吸光度的光致热材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型载药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致热材料为多壁碳纳米管、石墨烯、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中的一种。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微型载药机器人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可生物降解的3D打印材料和光引发剂在惰性气氛和避光条件下混匀后,通过光固化3D打印技术制得载药部和驱动部的弹性材料层;在所述弹性材料层内侧铺设加工成型的光控材料层,制得微型载药机器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生物降解的3D打印材料为水凝胶,所述水凝胶由交联单体、交联剂和溶剂混合制得,其中所述交联单体与所述交联剂的摩尔比为(1~10):1,所述溶剂的添加量为所述交联单体、交联剂和溶剂总质量的25%~100%;所述光固化3D打印技术的固化光源为365nm~400nm,所述光引发剂的添加量为所述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的0.1wt%~1wt%;所述加工成型采用融熔沉积法或激光烧结法。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丙烯酰胺或丙烯酸,所述交联剂为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或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所述溶剂为聚乙二醇或乳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医科大学,未经安徽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5899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持式咽喉上药器
- 下一篇:丹参衣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