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认知指标诊断精神分裂症的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60279.1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3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薄奇静;毛珍;田晴;王传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
主分类号: | G16H50/20 | 分类号: | G16H50/20;G16H5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预立生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36 | 代理人: | 朱萍;孟祥斌 |
地址: | 10008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神分裂症 中央分析器 诊断 认知 终端设备 系统利用 准确度 构建 医生 采集 传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认知指标诊断精神分裂症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医生终端设备、中央分析器。该系统利用医生终端设备采集受试者的认知指标,而后将其传输到中央分析器,中央分析器使用根据认知指标构建的诊断模型进行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利用本发明的系统,可以实现86%的诊断准确度,适宜临床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学诊断领域,涉及一种精神分裂症的诊断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认知指标诊断精神分裂症的系统。
背景技术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以青壮年为多见,临床上以思维、知觉、心理障碍和不协调,情绪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主要表现。该病病程多迁延,反复发作,病程相对较长的患者大部分都存在精神活动的衰退和社会功能不同程度的缺损,以至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的负担。以伤残调整寿命年计算,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根据WHO推算,到2020年精神疾病负担将上升至我国疾病总负担的四分之一。
在精神科的临床工作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学,缺乏客观有效的生物学诊断指标。为此我们希望能够找到诊断和筛查早期精神分裂症的客观指标。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逐渐重视基因遗传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近年来对人类复杂疾病提出了内表型(endophenotype)的概念,Gottesman对内表型的定义如下:①内表型是与疾病共同存在,②内表型是独立于疾病状态的(无论疾病是否处于急性期都能表现出来),③内表型具有遗传性,④内表型和疾病共分离,⑤内表型的特异性(即在患者的生物学亲属中出现的频率高于正常人)。对内表型的研究可克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遗传异质性,对精神分裂症内表型的研究因其优越性而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内表型作为临床症状和基因型之间的桥梁,是研究和发现神经调节机制的工具。因此,内表型对于理解精神疾病的神经机制和对其早期预警和诊治具有重要意义。内表型作为一种介于基因型和临床症状之间的中间表型,没有临床症状表现的那么直观,需要借助某些方法来检测,目前对精神分裂症的内表型研究认为,认知功能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身上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遗传性,可作为精神分裂症的候选内表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利用认知指标诊断精神分裂症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中央分析器1,所述中央分析器1利用评估模型以诊断精神分裂症,所述评估模型是根据测定的认知指标利用多元Logitic回归构建的。
进一步,所述中央分析器1包括预处理模块11、诊断模块12。
进一步,所述认知指标包括信息处理速度、注意警觉性、工作记忆、词语学习、推理和问题解决、MCCB总分。
进一步,所述评估模型的计算公式为:
Logit(P)=-0.339+(-1.144)*信息处理速度+(-1.832)*注意警觉性+(-0.232)*工作记忆+(-0.440)*词语学习+(-0.099)*推理和问题解决+(0.015)*MCCB总分。
进一步,本发明的系统还包括医生终端设备2,所述医生终端设备2与所述中央分析器3连接。
更进一步,所述医生终端设备2包括所述医生终端设备2包括登录模块21、声音采集模块22、手动输入信息模块23、结果显示模块24。
进一步,所述医生终端设备2包括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
进一步,本发明的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
(1)使用MCCB测定前面所述的认知指标;
(2)将步骤(1)收集的认知指标经由医生终端设备传输给中央分析器;
(3)中央分析器利用前面所述的评估模型进行精神分裂症的诊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602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