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空油液分析仪用棒电极切削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60308.4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9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史霁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以太航空保障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D1/22 | 分类号: | B28D1/22;B28D7/04;B28D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夏艳 |
地址: | 61009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刀粒 电机支架 支撑底座 碳棒 电机 航空油液 碳棒电极 棒电极 分析仪 切削刀 切削机 引导套 等边三角形 共轴关系 使用寿命 一致性好 输出轴 送入口 切削 底面 碳屑 柱体 精密 电源 供电 申请 出口 | ||
本申请提供一种航空油液分析仪用棒电极切削机,包括支撑底座,在支撑底座上固定有电机支架,电机通过所述电机支架固定,在支撑底座上还设置有给电机供电的电源;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刀粒轴,在刀粒轴上固定有切削刀粒,所述切削刀粒为一底面为等边三角形的柱体;在碳棒引导套与刀粒轴为共轴关系,套于刀粒轴外并固定于电机支架上,作为碳棒送入口,在碳棒引导套上开设有碳屑出口。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机器的使用寿命长、小巧、精密且稳定性好,所切削碳棒电极一致性好、质量优良,又可提高获取碳棒电极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密机械设计与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空油液分析仪用棒电极切削机。
背景技术
在用旋转盘电极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已用润滑油中不同金属元素的含量,从而间接判定发动机或减速器的磨损程度的方法中,棒电极作为与盘电极配合使用产生高压电弧从而激发油液原子发射光谱的必要元件,其精度和一致性决定了能否充分且稳定地配合盘电极激发原子发射光谱,而这就决定了所测油液中金属含量的准确度,从而影响对机器磨损程度的判定。根据ASTM-D6595标准,此种棒电极需达到一定精度要求,而国内在这方面尚缺少此类切削机,另外国外现有的此类棒电极切削机因存在可活动部件而导致所切削棒电极的一致性较差,且其使用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航空油液分析仪用棒电极切削机,该机结构简单、稳定且不失准确性,既能提高获取高质量棒电极的效率,又能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
一种航空油液分析仪用棒电极切削机,包括支撑底座,在支撑底座上固定有电机支架,电机通过所述电机支架固定,在支撑底座上还设置有给电机供电的电源;
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刀粒轴,在刀粒轴上固定有切削刀粒,所述切削刀粒为一底面为等边三角形的柱体;
在碳棒引导套与刀粒轴为共轴关系,套于刀粒轴外并固定于电机支架上,作为碳棒送入口,在碳棒引导套上开设有碳屑出口。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航空油液分析仪用棒电极切削机,所述刀粒轴垂直于电机支架设置。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航空油液分析仪用棒电极切削机,包括碳屑壳,所述碳屑壳套在碳棒引导套上。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航空油液分析仪用棒电极切削机,碳棒引导套上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碳屑出口。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航空油液分析仪用棒电极切削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固定在支撑底座之上,将电机、电源和电机支架套于其内。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航空油液分析仪用棒电极切削机,在机壳上设置有开关和电源接口,所述开关连接电源和电源接口后安装于机壳上表面。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航空油液分析仪用棒电极切削机,在支撑底座分布于所述支撑底座下表面四个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切削刀粒两个底面的六条棱均可作为切削刀刃,大大延长了机器的使用寿命。
2.刀粒轴与碳棒引导套共轴,并垂直于电机支架,能保证所切削碳棒电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3.碳屑壳既能收集切削碳棒产生的碳屑,又能保护操作者以免受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前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后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内部局部分解图;
附图标记:
1-机壳;2-开关;3-橡胶脚垫;4-碳屑壳;5-碳棒引导套;6-电源接口;7-刀粒轴;8-切削刀粒;9-电机支架;10-电机;11-电源;12-支撑底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以太航空保障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以太航空保障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603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