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控的脊髓损伤模型装置及制作和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60903.8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2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林;阮履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林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成都泰合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1 | 代理人: | 王荣;伍姝茜 |
地址: | 6411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管 柔性球囊 球囊 损伤 脊髓损伤模型 显影标记 可控的 腰穿针 凸块 前端外表面 脊髓神经 模拟冲击 实验需求 损伤位置 压迫性 注射器 密闭 脊椎 可控 预设 椎骨 椎管 制作 挤压 抽出 注射 撤出 穿过 膨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的脊髓损伤模型装置及制作和使用方法,其装置包括导管,导管的前端与密闭的柔性球囊相连,在球囊前端外表面固设有硬度更高的损伤模拟凸块,在球囊的前端固设有显影标记;其使用方法包括:1)将腰穿针插入两脊椎椎骨之间的椎管;2)将导管前端及柔性球囊穿过腰穿针,在X光机的引导下、通过显影标记将球囊置于实验需求的位置;3)将导管后端与注射器相连,注射入液体,使得柔性球囊膨胀为预设的形状,球囊前端的损伤模拟凸块与目标脊髓神经接触、挤压;4)抽出液体,可撤出柔性球囊及导管;本发明具有模拟损伤位置精度高、重复性好、力度可控、操作方便的优点,并可同时模拟冲击损伤和压迫性损伤,可大大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脊髓损伤模型装置及制作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脊髓损伤是由于各种外部原因导致脊髓截断以下肢体功能障碍,是一种致残率高、后果严重的疾病;脊髓损伤后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目前治疗效果尚不理想;研究脊髓损伤机制及治疗方法,建立脊髓损伤模型至关重要;现有的脊髓损伤模型,均采用外部打击或挤压的装置,通常仅能模拟冲击损伤或压迫损伤,其模拟的损伤位置精度低、重复性差,力度也难以掌控,操作不便,大大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控的脊髓损伤模型装置及制作和使用方法,它具有模拟损伤位置精度高、重复性好、力度可控,操作方便的优点,并可同时模拟冲击损伤和压迫性损伤,可大大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可控的脊髓损伤模型装置,包括导管,其特征在于导管的前端与密闭的柔性球囊相连,在球囊前端外表面固设有硬度更高的损伤模拟凸块,在球囊的前端固设有显影标记;
上述柔性球囊为高韧树脂材质或聚乳酸材质;具有较高的韧性,可制作较薄的球囊并承受较高的压力;
上述损伤模拟凸块可以设有一凸出部,该凸出部为脊椎椎骨的端部形状,并采用牙科树脂材质;牙科树脂具有与骨皮质相似的硬度,可模拟椎骨滑脱对脊髓神经的损伤;
上述损伤模拟凸块也可以设有一凸出部,该凸出部的前端为弧形的凸盘,并采用可浇铸树脂材质;具有与椎间盘相近的硬度和形状,可模拟椎间盘突出对脊髓神经的损伤;
上损伤模拟凸块也可以设有位于纵向的两凸出部,一凸出部为脊椎椎骨的端部形状并采用常规光敏树脂材质,另一凸出部的前端为弧形的凸盘,并采用可浇铸树脂材质;可模拟骨松质椎骨和椎间盘对脊髓神经的损伤;
上述显影标记可以为钡丝或含碘聚甲基丙烯酸酯的标记点;可在X 光机下显影、显示位置;
本发明用于上述可控的脊髓损伤模型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导管的前端采用3D打印连接一密闭的柔性球囊,柔性球囊采用高韧性材料,在打印过程中控制打印材料中加入的显影标记置入柔性球囊的前端;2)在球囊前端外表面通过3D打印固联硬度更高的损伤模拟凸块;
采用3D打印,可方便的制作各种形状及大小的柔性球囊和损伤模拟凸块,满足模拟不同损伤模型的需要;
本发明可控的脊髓损伤模型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腰穿针插入两脊椎椎骨之间的椎管;2)将导管前端及柔性球囊穿过腰穿针,在X 光机的引导下、通过显影标记将球囊置于实验需求的位置,以靠近目标脊髓神经;3)将导管后端与注射器相连,注射入液体,使得柔性球囊膨胀为预制的形状,球囊前端的损伤模拟凸块与目标脊髓神经接触、挤压;4)持续一段时间后,抽出液体,柔性球囊收缩,可撤出柔性球囊及导管;
本发明通过腰穿针在体内穿入导管及柔性球囊,使得柔性球囊膨胀、损伤模拟凸块在体内接触、挤压脊髓神经,以模拟脊髓损伤,由于采用显影标记定位,不仅模拟损伤位置的精度高、重复性好,液体注射的速度和力度可控,操作方便,可同时模拟冲击损伤和压迫性损伤,可大大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林,未经刘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609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