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尾门中电动推杆的下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63919.4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1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王万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鑫亚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60 | 分类号: | E05F15/60;F16C11/06;E05F5/06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苏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3 | 代理人: | 周全 |
地址: | 225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尾门中 电动 推杆 支架 | ||
一种汽车尾门中电动推杆的下支架。涉及汽车零配件领域。提出了一种结构精巧、稳定性好且易于生产,可有效避免因尾门单点受力过大而造成的车身凹陷变形的问题的汽车尾门中电动推杆的下支架。包括底座、球头和球头座,所述球头通过球头座与底座固定相连,所述底座上还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穿设有与汽车尾门螺纹连接的紧固螺栓,使得底座固定连接在汽车尾门的表面上;所述底座背向球头的端面上还开设有沉槽,所述沉槽位于通孔远离汽车尾门与车身所铰接的位置的一侧、且沉槽中设有柔性缓冲垫。本发明从整体上具有结构精巧、稳定性好、易于生产以及对汽车尾门保护效果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配件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汽车尾门中的电动推杆大多如国家局于2018年6月29日公告的一份名为“尾门推杆端部连接球套”、申请号为“201721645197.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示,此类电动推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球套,并在车身上固定连接两个球头,最终使得推杆的一端与车身铰接、且另一端与尾门铰接。这其中,与汽车的尾门相连的通常称为下球头,当电动推杆收到指令向外撑开时,下球头的根部将对尾门产生极大的局部作用力,从而极易使得尾门的局部出现向下凹陷的变形,从而对汽车的品质以及电动推杆的实际使用效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精巧、稳定性好且易于生产,可有效避免因尾门单点受力过大而造成的车身凹陷变形的问题的汽车尾门中电动推杆的下支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底座、球头和球头座,所述球头通过球头座与底座固定相连,所述底座上还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穿设有与汽车尾门螺纹连接的紧固螺栓,使得底座固定连接在汽车尾门的表面上;
所述底座背向球头的端面上还开设有沉槽,所述沉槽位于通孔远离汽车尾门与车身所铰接的位置的一侧、且沉槽中设有柔性缓冲垫。
所述通孔的内壁呈锥面状,所述通孔靠近球头所在一侧的孔口的口径大于另一侧孔口的口径,所述通孔中还容置有柔性缓冲环。
所述球头座远离球头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外螺纹、且球头座的中部设有与其连为一体的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外壁呈正多边形,所述底座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适配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通孔沿底座的中心对称设置。
本发明当电动推杆收到指令向外撑开时,电动推杆对球头的作用力可先经过底座再作用至汽车的尾门上,从而通过较大的受力面积有效避免尾门上出现单点受力过大的问题,进而有效保证了汽车尾门品质以及电动推杆的实际使用效果。从整体上具有结构精巧、稳定性好、易于生产以及对汽车尾门保护效果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的本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4是本案的优化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5是本案中球头座的轴向截面图;
图中1是底座,10是通孔,11是柔性缓冲垫,12是柔性缓冲环,2是球头座,21是外螺纹,22是安装环,3是球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如图1-5所示,包括底座1、球头3和球头座2,所述球头3通过球头座2与底座1固定相连,所述底座1上还开设有通孔10,所述通孔10中穿设有与汽车尾门螺纹连接的紧固螺栓,使得底座1固定连接在汽车尾门的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鑫亚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鑫亚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639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尾门的电动推杆
- 下一篇:一种杀虫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