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节圆二色信号的微纳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64248.3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6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科立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G02B5/00;B82Y2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58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层 金属结构 二色 微纳结构 介质层 可调节 入射光 改变结构 贵金属层 微纳光学 依次设置 耦合 透射 照射 穿过 吸收 | ||
本发明属于微纳光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圆二色信号的微纳结构,包括由下及上依次设置的贵金属层、第一吸收层、介质层和第二吸收层,第一吸收层和第二吸收层均为“Z”形金属结构。通过在介质层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吸收层和第二吸收层,第一吸收层和第二吸收层均为“Z”形金属结构,入射光照射时依次穿过第二吸收层和第一吸收层,经历两次透射,产生两次激励,而且在两个“Z”形金属结构之间形成强烈的耦合,增强对于入射光的吸收,通过调节双层“Z”形金属结构之间的相对夹角α,在不改变结构本身的前提下实现对圆二色信号的调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纳光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圆二色信号的微纳结构。
背景技术
圆二色性(Circular dichroism, 缩写CD)是涉及圆偏振光的二色性,即左旋圆偏振光(LCP)的和右旋圆偏振光(RCP)吸收的差值。左旋和右旋圆偏振光表示一个光子的两种可能的自旋角动量状态,因此圆形二色性也被称为自旋角动量的二色性。UVCD可以用来研究蛋白质的二级结构,UV/可见光CD被用于研究电荷转移跃迁,近红外CD被用于通过探测过渡金属的d→d跃迁来研究分子的几何和电子结构,但天然手性分子的圆二色性特别弱,所以要通过设计一些人造微纳结构来产生或者增强圆二色性。但目前已有的微纳结构的CD信号很难调节,这就对其应用和推广具产生了很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为解决目前固定微纳结构圆二色性很难调节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可调节圆二色信号的微纳结构,通过在介质层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吸收层和第二吸收层,第一吸收层和第二吸收层均为“Z”形金属结构,入射光照射时依次穿过第二吸收层和第一吸收层,经历两次透射,产生两次激励,而且在两个“Z”形金属结构之间形成强烈的耦合,增强对于入射光的吸收,通过调节双层“Z”形金属结构之间的相对夹角α,在不改变结构本身的前提下实现对圆二色性强度和波段的调节。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调节圆二色信号的微纳结构,包括由下及上依次设置的贵金属层、第一吸收层、介质层和第二吸收层;所述第一吸收层和第二吸收层均为“Z”形金属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收层和第二吸收层的“Z”形金属结构的中心轴在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Z”形金属结构包括第一矩形条、第二矩形条和第三矩形条;所述第一矩形条一端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二矩形条的一端,所述第三矩形条一端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二矩形条另一端;所述第一矩形条与所述第三矩形条在同一平面内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收层和第二吸收层的“Z”形金属结构具有一相对夹角α。
进一步地,所述相对夹角α为0°、30°、60°或者90°。
进一步地,所述介质层为二氧化硅材料制成;所述贵金属层为金或者银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微纳结构还包括设于贵金属层底部的基底层;所述基底层为玻璃基底。
进一步地,所述微纳结构按矩形周期排列形成阵列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申请实施例微纳结构,在第一吸收层和第二吸收层分别设置“Z”形金属结构,利用双层手性结构“Z”形金属结构之间形成共振耦合,以增强对于入射光的吸收,最终形成两个新的共振模式,并且该共振模式分别位于可见和近红外波段,两个信号分别位于不同的检测光区,具有较强的区分度,易于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科立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科立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642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